说到效率,我想到的是阻碍效率的事,比如证明、审批等。2014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实行简政放权,一年多的时间,国务院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已逾500项,而本届政府成立之初的承诺是,任期内至少要取消、下放现有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的三分之一。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肯定会惊叹于审批事项的繁杂,也可以想象这些繁琐给商业效率带来的阻碍。
在更早的08年,春晚小品《开锁》中也反映了身处“证明社会”的我们的无奈。小品中的男主角在给妻子准备惊喜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想开把锁却没有钥匙。本以为打个电话就能解决的开锁问题,谁知却陷入“你给我开锁,我给你拿证;你先给我拿证,我再给你开锁”这样的死循环。想找小区物业给自己证明却有陷入了“你先出示证件,我才能给你证明;你不给我证明,我怎么拿出证件?”另一个死循环。原以为事情简单利索的他没料到……“没问题,请出示你的身份证,房产证,出生证等有效证件!”在这样没有证件在身却需要证明“我是我”的情况下,三次,面对对方伸出要证的手他无奈又愤懑。最后,男主角抢过开锁人手里的榔头,猛力一锤,“啪”,锁掉了,箱子开了,他从箱子里提出一大打证件“出生证,学生证,毕业证,工作证,结婚证,独生子女证,计划生育光荣证,……,汽车驾驶证,养老保险证,房产证,股权证,身份证,人这一辈子怎么这么多的证,我不相信这么多的证证明不了我的身份……”之后,物业赶忙说“先生,现在我可以为你证明了。”开锁人赶忙说“大哥,现在我可以为你开锁了。”“晚了!”荒谬吗?这个故事看似荒谬,却源于我们的生活。到头来,一把榔头可以解决的事,在文明社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本末倒置的规则下,人们却生出一堆自相矛盾,无解之事来。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不停地要办证,办事的时候要证明。我们好像处在“证明社会”中,不断的要证明“我是我”“我有资格”“我有某样东西的所有权”,这些东西往往是繁琐且费时的,这样的情况让我们无奈。但现在的我们好像看到了新的解决方案,证明事情是否发生是区块链的特长!在一系列改革创新中,区块链会让“证明”这件事情会变得简单。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商业上效率都会得到很大改进。将来我们可能不再需要中心化的信用,对于昂贵的,充满摩擦的传统“信用检查”,区块链可以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做到进程更快速,更少的错误,直接或间接地节约成本。
正如书中所写,“信用将潜藏在硬件或软件系统中,通过连接授权给产品和服务,从而互相影响。在没有人类协助下,被信任的系统可以自行完成指定操作,这意味着大大提高了众多事物和服务的智能程度。”区块链绘制的信用逻辑也将使效率得到改进。
这两天在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晒支付宝账单。支付宝看似很有效率的对每个人2017的账单做出总结,然后,还能根据每个人的账单预测出的2018年度关键词。这样的形式看起来好像很有意思,但根据网友总结,这些全都是套路因为数据量和数据的精度不够,所做的分析不准确,只能简单的反推。支付宝做不到但是区块链可以做到,因为这本账簿记录网络中发生的每一笔交易。《商业区块链》中提到Airbnb借助共享身份和声誉的细节,能在适当的地方锁定点对点的交易。书中“如果区块链能够提供一种可靠的、能移植到其他服务中的选择,就没有必要再去寻找其他选择了。”区块链记录网络中发生的每一笔交易,且允许验证每一笔交易的真实性。相对于支付宝总结的年度账单,区块链可以做到数据更全面、数据精读更高,更重要的事更好的保护我们的隐私和降低风险。利用区块链强大的数据库我们可以更有效率的对个人,企业做出精准的总结。区块链最后会成为我们最好的选择,使我们不需要在体验不佳或权利受到侵犯时,仍要选择念念不舍于中心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