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有大城市情结的人。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北京女子图鉴》……听起来多洋气。你把名字换成别的二三线城市试试?但生活不是电视剧,我考研两次,从北京换到广州,最后还是哭着调剂回了家乡郑州。
很快,我又拎着包来到广州,告诉自己:“面对挑战不要怂,要一路努力打怪升级,留下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但是值得赞美的奋斗史。”在投简历时,我兴奋地发现有腾讯、网易、千聊、荔枝FM……
但是,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不理我。终于有一天,“今日头条”对我进行了电话面试。合格后,伴随着心动的感觉,我去了“今日头条”的大楼。
HR小姐姐告诉我,他们有个粉丝很少的小号,现在需要招人运营,她问:“你运营过头条号吗?粉丝多少呀?”我连忙不迭的点头说:“运营过,有3千多粉丝。”
面试结束时,我忍不住问道,“能看下你们的小号吗?”“可以呀。”我伸头一看,小号粉丝快三万。
最后果然没有面上,又去了一家看着就高大上的广告公司。整个公司洋溢着香水味,一进门就是放满明治雪糕的冰箱,装修的很有艺术格调。
HR见到我后说:“能看下你的作品吗?”我把作品集递过去,3秒后,她说:“好的,谢谢你,再见。”然后就拉门暗示我离开,我涨红了脸颊离开后,觉得整个人是蒙的。
我左思右想后又拐回公司,问HR小姐姐,“贵司是什么要求?”她面色尴尬的说:“你写的太简单了,我们要复杂的。”然后再次拉门请我出去。
那天,我不管是走进地铁,还是离开地铁,整个人都精神恍惚。城市是个坐标,它不是能力的注脚。
我开始后悔,如果早早地开个人公众号,有拿得出手的文章,是不是就能去xxx广告公司;如果早点学会PS,让综合能力更强,是不是就能去xxx做新媒体运营……
晕乎乎的走在路上,我突然意识到:这些需要精进的技能,不在乎城市,有电脑都可以完成。
后来全网都在声讨996,我产生了微妙又复杂的情绪,我也想去华为、今日头条996,奈何人家不要我呢。
本以为刚毕业,我们将会面对一道道关卡。只要努力奔跑、跨越,就能成为职场红人。但最真实的困境是:找不到关卡。
以前,我对知识付费不屑一顾,因为大家都说那是“收智商税”、在“割韭菜”。经过生活的蹂躏后,我决定还是跟着专业的人,学做专业的事,没想到有一些意外收获。
爱美是每个女生的天性。我曾经给时尚博主黎贝卡的公司,先后投过四次简历,但是连实习生岗位都没让我去面试。
后来我看了化妆课,常常想快进,因为老师会讲不同脸型的人如何化妆。
我恍然大悟,自己只是个想变好看的普通女生,而美妆、穿搭博主和化妆师一样,是要教大家变美。
不要把喜欢某一位博主,等同于喜欢他/她从事的行业。
除了“时尚”这种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工作,还有个职位吸引过我。那就是自带经理头衔的岗位——产品经理。于是我就去找相应的课程,对它有了基本的认知,学会用批判的眼光促进产品开发和迭代。
我们年轻时,工作经验少,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想把心仪的岗位都做一遍。这不仅不现实,而且试错成本极高。因此,我们可以加入一门课程,这是了解陌生领域的捷径。
但是,千万不要相信学完就能轻松月入过万的“鬼话”,它顶多是个导航,路还是要自己走。
村上春树开了近十年的饭店,29岁时才开始写作小说。他闷在家里写作,一天能抽60只烟。为了保持健康,他开始跑步,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
(每年都要参加全程马拉松的村上春树)
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村上春树说,“从来没有人来告诉我,你去写小说吧,你去跑步吧。”《牧羊人的奇幻之旅》里有句很励志的话:“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忙。”
前提是,你要了解自己想做的事,勇敢尝试。
再见,曾经不切实际的幻想。
再会,脚踏实地的走向未来。
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木子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