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触类旁通这句话”|读《大江东去》

一种产品的基本工艺全世界都是大同小异,主要设备逃不出甲乙丙丁,但是往往细微工艺影响产品质量上有大区别。

这句话其实延伸拓展可以联想到很多方面,不仅仅是工艺方面。

技艺一通则百通。通的不是专业性的东西,而是思维模式,而是学习探讨的思路。学过乐器的人都知道,学过钢琴的人再去学其他弦类乐器就会非常轻松,去学习其他非弦类乐器的乐器,乐理已经通了,练习模式以及思维和乐感都培养出来了,所以练习非弦类乐器都会轻松且容易一学就能够比同样初学却无其他乐器学习经验的人学的好学得到位。

很多接触国学的人都会说建议一开始去看易经,其实易经属于非常基础的,但往往这个基础非常难以打劳,需要大量的人生经验作为基础。

所以很多人都转而看别的东西,甚至去接触了术数,其实一样的道理,如果能够学通了易经,亦或是任何一部经典都可以触类旁通的理解和感悟到精髓,而非浅尝即止能够媲美的,因为难而坚持不下去转而看别的,也会因为同样的问题导致转向——许多好奇心重但又喜欢浅尝辄止的往往兴趣广泛但不够精通,说起来头头是道能够唬人,但细问之下由于理解的不够深入也不够透彻而漏洞百出,所以顶多用来“装b”罢了。

延伸到社会做人上,一个人能够在一个领域里成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可能在一个环境内不太受人待见,但是换了一个环境才会被人发现很有优势,所以不能够以自己的心胸眼界以及观念去评价所有人。施一公曾经未出国甚至出国前几年还在决定经商,后来才决定进入科研领域,不说成功与否,他已超出绝大多数人,但我相信如果他经商的话也会是在一个超出普通商人的范围内,因为他具有一系列能够钻精的能力。

所有领域其实大家学的并没有太多差别,比如科研领域,要说基础的知识差别很大,并不会非常大,如果认真学习半年一年的培训都可以,关键是长期学习的积累以及细致部分的思考改进和个人的感悟研究有很多差别,跟一个成功的人学习,更多应该学习的是对方的思维而并非他具体做事的方法。能够学会精髓再去做事则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太极一般忘则懂,否则很容易东施效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乐器简介: 吹管乐器。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钥』...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4,691评论 3 5
  • 回家也有好几天了。原本想着十一十二号回母校看看那群可爱的人儿。但也因为天气变冷还有自己特别懒而被搁置了下来。就连已...
    风铃儿风铃儿阅读 184评论 0 0
  •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晴 今晚一进家门真是电闪雷鸣啊,石爸爸去学校打扫卫生,在小伙子...
  • 美女樱: 躺在床上 明白了 所有躺过这张床的人们 他们 望着天花板 他们 望向窗外 走在西湖边 盛开着美女樱 那些...
    无漏阅读 35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