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在害怕中逝去所拥有的,小时候害怕逝去母亲的爱,大一点害怕逝去自己的爱情,在老一点害怕逝去成长中的孩子。
“我想回去陪陪外爷,他可能要做眼睛手术”。
“那你明天赶紧回去吧”儿子不向之前那样,当我试探问我离开时,他竭力挽留,这次突然说你走吧,我行。
这是我预料中的,他说“天天一个成年人陪着我,管着我,我很难受,你走吧。”
听到这话很是伤心,其实,不是他舍不得我这个妈妈,我我这个妈妈舍不得他,舍不得他长大后青春期,舍不得没了他这一个唯一的朋友,舍不得我的孩子已经慢慢长大。
当他说话时我心中没有愤怒,除了伤心,好像身体沉入冬日的海水,从内到外都拔凉拔凉。从生下来他到现在,十几年时间里,日夜操劳,这些都被看做是理所应当,而不是妈妈你好累或是妈妈你真好,唉,为自己可悲!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想法很是欣慰。自以为是的思想却让他不会做家务,不会烧洗脚水,不会吃饭正常拿筷子,不会关心妈妈,除了妈妈每天操心关心他。还是收起自己的自诩,好好学习吃饱饭认真敬畏生活吧。
看着儿子,思绪万千,想起自己的现在。
初中后,学校离家里远,我住在大姨家,姨夫是明教师,基本不在家,大姨是和寡言的人,她会为我们几个小孩做好饭菜,不埋怨我们的错也不夸我们的好,平静如水地度过了初中。高中后在镇上上学,离大姨家也远了,那会多希望自己家就在镇上,我可以天天回家看到母亲,现实却很残酷:
高中了要住校,我那会挺傻不知道住校的苦。跟着孩子们去宿舍瞧瞧:在学校的西南角有一栋两层楼的房子,房子外面没有瓷砖或是涂料粉刷整齐修饰,粗糙的水泥墙面显得很破旧。高一宿舍在二楼,爬了二三十来个台阶,穿过黑乎乎的粗糙楼梯,我来到二楼,楼梯在中间,两边各十几个简陋的小房子,左右两边有两三个泛着臭味脏兮兮的水槽,供孩子们倒脏水洗碗筷洗漱用的。在最西边的最后一间房子就是我们班宿舍。走进泛着浅红色的教室门,没有架子床,十几张陈旧的床板一通从门口铺到最里头,床板之间没有缝隙,只在床板的一遍流出不足一米的过道。就这样的密不透风我这个居后者还没占上床板,自己铺盖都没地方铺,还是和善良的两个女同学挤一起。
陈旧脏的不整齐的床板,铺上棉花褥子也膈应,睡第一个晚上就被旧床板的臭虫咬了一个六七厘米直径的大疙瘩,一周都没有下去,还奇痒无比。睡觉也是侧着身子睡,不然睡不下。晚上有些没睡意的同学不停吵吵。到饭点了,我又害怕又害羞不敢去小食堂,也为了省钱,就吃母亲烙的饼,冬天冻得冰凉冰凉,还生霉菌,然后用手扣掉继续吃,没有热菜没有热粥……这样的日子实在可怕,便秘的困扰也让自己的内心备受摧残……
现在想起都心里害怕那时的日子,真希望我家在镇上,能天天回家睡好 吃好,做梦都这样想。
现在的孩子们却不知生活的苦,自以为自己什么都能承受,当我说:
“妈妈吧饭菜收拾了,你自己给自己去外面买菜,回来在做饭,再吃饭,后刷完锅再做作业,你看你晚上一点左右能不能做好。你害怕打火,做饭需要自己打火,也给我捎带做点”
“我不!”儿子直接回绝!
青春期有想法是好,不过要知道生活中不能承受之无知和自以为是。
希望多年以后儿子读到这篇文章,能说“妈妈,你好伟大!我好爱你!”然后抱抱我,亲下我!
永远爱你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