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哪?”
“XX(地名)。”
“去那干什么?”
“上学。”
“从哪来的?”
“ZZ(地名)。”
离家在外的日子里,常一个人去坐车。也常常被人这么问着。
实话说,很不想回答。但是一个脸上满是褶子或者面容和善的大妈或大爷这么问的时候,不回答会不会不太礼貌?
林玲总说她是一个性格很冷淡的人,因为那些和她搭讪的人,总是聊不了几句就走开了。然后再在别的人面前,却能侃很久。
说话的时候,林玲眉间充斥着的是一股失落。我想,这哪是性格冷淡啊,这明明是不擅长和人交流。
对照平日的她,我其实有些震惊的同时,又觉得事情的确是这样。
谁又能想的到,总是一脸笑,和谁都能聊起来的她心中藏着对人群的畏惧感?以至于在陌生人面前面无表情的同时又有一颗火热的心。
林玲说,她好羡慕我,无论和市井小贩,还是导员老师,都能面不改色,从容淡定地掌握对话的主动权。她说我和谁都能热络起来。她还说我时刻在发着光,是人群中的亮点。
我笑了笑,告诉她,我曾经是一个内向到和谁都不敢说话的人。就连现在,还是逼着自己,然后慢慢成功的。不过,在面对老师的时候,还是一手的汗。
林玲有些惊讶,然后一脸落寞,说,她曾经是一个很能说的人。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有点社交恐惧症。
林玲说,她不想变成这个样子,她想站出来,而不是缩在角落里,成为影子。
可是,每次做好心理准备后,机会已经失去。人走茶凉后,她总是后悔的不行。然而下次还是照旧。就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我有些沉默,因为有些时候,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安慰者。我不愿意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说出自己的经验。毕竟,有些东西适合我但不一定适合别人。
我也不想去剖析自己的过去,我又不是个哲学家。但是看着林玲那可怜的样子,我又有些不忍。
我对她说,你也不要想那么多,想做就去做。说不定说着说着,一切就顺时发生了。要顺其自然,最重要的是,你不要心有抗拒。
林玲顿了顿,仰起头,问我,为什么那些人总喜欢问人隐私?我又总担心她们是有所图。但是问了我,我不回答又不好。想撒个谎,良心又过不去。
我想了想,说,陌生的环境,有所警惕理所应当。但是谁告诉你,别人问你,你就得回复?你怎么那么诚实!聊天应该是开心的,是侃天侃地,而不是苦大仇深。
你不想回答,就不要回答。没有人逼着你回答。而且又不是你只能和那一个人聊天。你想聊天就聊,别人回不回你是别人的事。就算不回,又有多大事。
琳琳点了点头,表示听懂了。但是看着她的表情吧,我觉得这件事还有待考究。
“你去哪?”
“阿姨,你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