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撞,是莽撞冲动还是理智的决定?按狗共沉,是后人神话还是真实情况?
邓世昌在广东广州于1849年出生,家里头原先是富商,他爸爸做茶叶生意,他爸爸挺有眼光,当时大清让人家船坚炮利给轰开了,不得不开通,各处通商口岸做生意,比较集中在上海,上海作为通商口岸的重镇,邓世昌他爸爸带着全家老少来到了上海,由于懂的经商,生意很快又做起来了,这是时候他爸爸不仅给邓世昌经常讲,经商过程当中看到的这些新鲜事,还给邓世昌请了一个家教,请了一个外国人教邓世昌英文...
那个时候没事也带着邓世昌到上海的外滩,这个普通的港口转悠转悠,这个黄浦江里头,明明是咱们的内港,那个国外的各种各样的船,军舰,拿咱们着当自己家,进进出出随便,惹不起人家,邓世昌觉得太欺负人了,这咱们家怎么他比咱们还横呢?所以那时候邓世昌,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我长大了,就当海军,我跟他们打...
时势造英雄,这个时候正是大清洋务运动,大力发展自己的海军,你首先的有人,不能光雇老外,得培养自己的人,就这样当时晚清重臣李鸿章,委托福建的船政大臣沈葆桢,组建了福建船政学堂,招收年轻人来学习海军这些常识。等到邓世昌知道这消息之后,很快从上海到福建,参加这个福建的船政学堂,可是一报名坏了,人家不收,创建福建船政学堂,是有国家补贴的,人家要补贴到自己的身上,邓世昌是广州人,家在上海做生意,不符合这个条件。
然而一次意外回答,让邓世昌正式走进了福建船政学堂,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而且把自己另一面人缘好发展好。后来北洋水师组建时候,大半的军官和人员都来自福建船政学堂,邓世昌跟福建这帮同学关系很好,所以后来邓世昌受到重用,和他的处事方式是有直接关系的。李鸿章后来重视邓世昌,还体现在一个方面,这些人一毕业,马上有相当多的人,被保送到国外进修深造,这些补贴也是有福建政府补贴,邓世昌不是福建人,就没有补贴到他,他没有机会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