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韦志忠老师对朱之文心理烦恼的深度分析视频,我对老师关于嫉妒身边人的心理机制分析十分认同,嫉妒是人的本能情绪,适当的嫉妒让人有追赶的动力,但过度的嫉妒让人情绪脑高度运转,冲动之下做出鲁莽无法挽回的事情。嫉妒的对象往往是身边的人,和自己生活无关的人的成功我们常常是仅羡慕不嫉妒不恨的。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村民们对朱之文的非正常举动,让我们有一种“人心不古”、“一碗米养恩人、一担米养仇人”的感叹。
韦老师认为朱之文心理上要升级,让自己更加的强大。最好是搬出去,离村民远一些,在空间上拉开一定的距离。我倒不这么认为,朱之文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孩子,他之所以一唱成名,不仅是因为他有一副好嗓子,也和人们对他身穿大衣的质朴无华、和他与鸡鸭的情感、对土地的依赖等行为唤醒了人们对原始质朴生活的心之向往分不开。朱之文虽然成名多年,他仍然是本分的农民,对土地的不舍情结,对家乡的关爱善举,对同村村民的一再退让宽容,说明他骨子里有一种“土地”般悉数尽收的道理。即使公安机关对踹门人给予处罚,他也极力阻止,他的“老好人”、“滥好人”思想一时之间难以改变。
人的心理是最为复杂的东西。朱之文完全有能力财力搬出家乡去,离伤害他的村民远远的。为什么隔不久就有关于他受到“不平待遇”的新闻在媒体上曝光,外人都替他感觉忍无可忍,但他却不选择搬出去呢?我感觉在他成名前,村民是“看不见”他的,他的存在感是不强的。一夜成名后,只要它在家甚至不在家,都有人时时关注着他家中的一切,这种强烈的存在感是不是也算是一种被忽视的心理弥补呢?如果搬出家乡、住进高档小区里,他的被滋扰的烦恼确实会少很多,但他的被关注度也会少很多,会不会过一段就没有了热度,会被众人忘却,泯然于众人呢?这种局面作为一个需要“成为热点”的艺人,是不是也是一种重大损失呢?
质朴自然是朱之文最大的吸引力,人们享受他歌声的同时,也在享受他憨厚甚至傻傻的淳朴,或许他的本色不改,也正迎合了大众的心理吧。说不清楚,这也许也只是我的一点心理投射,或者说完全是揣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