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肺炎,我们还能做什么

今天是大年初六,我回家的第二十天。明明距离大年三十只不过六天而已,却感觉过了一个世纪。

每天的生活单调、重复又尽可能的充实。


对我自己而言,由于高中起就去外地上学,所以在家这边朋友少,况且我本身又很宅,所以呆在家里五六天不出门应该说是常态,所以在宅在家里的原因上,我没有推锅于肺炎,反而由于肺炎背锅,耳边还少了些被父母嫌弃的唠叨(也不少),这点倒是与平时的宅有些不同。


作为一个宅女,每天都要做的就是刷微博、看热点。而这两个星期以来的微博热门都被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进展及相关报道占据(这不禁让我怀念起曾经被明星买断热搜的渣浪,我们那时每天都在吐槽,其实那时才是国泰民安啊)。

在这个信息爆炸、人口流动迅速的时代,病毒的传播也出奇得快,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人数已超过了非典那段时期的感染人数。

我不是一个悲观的人,并且始终相信,病毒的消失也会像中国的高效文化一样迅速。因为我们的背后是国家先进的技术,是无数负重前行的勇士。

但是,我想到了另一群人。

在这个以每秒一百公里前进的时代,早已被落得很远的那群人。

他们的生活条件不断下降、年龄却不断增大,他们接触的外部信息有限,甚至受主观原因限制,能够理解、吸收的信息更是少之又少。

他们是我曾在地下通道时见过躺在地下睡觉的流浪汉,是我在火车站时见过身上大包小裹、手机还是非智能机的打工人群,是我有的时候走在路上无意中碰到的,扛着麻袋前行背脊早已弯曲的拾荒老人。

无论哪一个年代,这样的人群都不在少数。

最近的那条《湖北17岁脑瘫患者在家单独六天身亡》的新闻更是让我悲痛不已。


诶呀你

我想到了坂田银时的一句话:“我们光是活着就拼尽全力了。” 

在国泰民安的时代,这些生活在现代社会边缘的人群很难被时代发展的光亮所注意到。而在动荡不安的现状来到时,他们却连捍卫自己基本生活甚至是生命的能力与方法都没有。

在面对着国家的灾难时,我同样也是无能无力的——我只是普通的大学生,学习的专业与病毒毫无关联,自己使用的口罩勉强供得起自己使用,根本没有很充裕的资本来捐献物资。我能服务的可能只是防护好自己。

但是像我们一样的人一定还有很多,或许还包括屏幕前面的你。

希望未来,我们能开始劝告身边那些听不懂“梗”的亲人们多看看手机新闻;希望未来,我们能对路边流浪的人说一声加油。

我们的力量很小,但我们可以在奔跑时,拉住他们的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