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世鹏
(一)
经济学很“空洞”,但很“时髦”。
对经济学持此类评价的人,不在少数吧!
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大约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诸如《魔鬼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和《趣味经济学》此类“泛经济学化”的经济读物逐渐流行,直到现在,其已经与机场书店里的商业励志成功学“平分秋色”,引领阅读潮流的最前沿。
可想而知,在此种风气的带动下,“寻求经济解释”就必然成为一种“不求甚解”的一种“阅读时尚”。各路大神纷纷套用如“机会成本”、“消费偏好”、“供给与需求”、“货币与通货膨胀”等经济专业术语,然后“含糊暧昧”地将其“塞入”最新的社会热点或日常生活中,用一连串犀利激昂的言辞,或幽默风趣的段子支架起一篇热气腾腾的“宏文”。
实不相瞒,本人也曾追随过这种时髦,当时也为自己的“经济解释”写了一篇题为《“穿内裤”的经济学:婚姻资产化的金融逻辑分析》的文章。
现在回头再看下那篇华丽其词的“经济学鸡汤”,感触最深的是,对个人而言,“鸡汤饥渴”或者是进阶的必经之路,无论的对个人阅读还是生活阅历而言,这就像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一样,所以,你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而必须实现阶段的跨越。
然而,一个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效果我们可以从历年的经济数据观察到,但就个人而言,是否实现“鸡汤饥渴”阶段的跨越,往往不取决于个人意志,相反,由于个人顽强而无意识的路径依赖,往往会在长久构筑起来的“信息茧房”中作茧自缚或乐此不疲而不自知。
(二)
个人认为,经济学是远远超越数学,而近乎哲学的魅力学科。
作为一门年轻但逐渐成熟的人文社会学科,经济学已经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分析范式,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经济术语,背后其实都是几百年来几代经济学人的心血结晶。
之所以强调此点,并不是意味着枯燥艰涩的理论研究就要取代饶有趣味的大众阅读,也不意味着要追求“阳春白雪”的学术探讨,因为阅读对大多数人而言(包括我在内),还是趣味层面的事情,所以这只是个人对经济学阅读的一些态度而已。
作为一名经济学阅读爱好者,我主要关注这三个方面:
1、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学的魅力在于思想的丰富性和流派的多样性。
经济学源于欧洲中古世纪道德哲学的学科分支,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其实是一位神学教授,但现在我们接触到的主流经济学却是经过多次发展整合而成,有着浓厚的“实证主义”和“数学形式化”色彩,几乎与历史完全割裂开来,所以有必要去了解经济学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一个很明显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经济学为什么有“宏观”与“微观”之分?
20世纪20年代,萨缪尔森将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的经济分析范式进行大整合,把“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个体经济行为的分析界定为“微观经济学”,而把“非充分就业”的非均衡状态下的国民经济分析界定为“宏观经济学”,这就是经济思想史上的“新古典综合派”,至今仍然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经济理论,也是高校经济学的标准内容。
实际上,还有很多颇有思想洞见、但长期被边缘化的经济学派(俗称“非主流”经济学派),如主张“主观主义”的奥地利学派,再如最近很火的“供给侧改革”理论的渊源学派,即是“供给学派”。
2、熟悉主流的经济学原理,建构基于个人知识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理论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把握。
经济学则是在具体历史背景下,对人的社会行为与经济活动进行合理假设,然后总结出的一套逻辑体系;此外,由于其理论架构的逻辑推演式特点,所以必然有着“经验主义”的论证论范,即“观察—假设—验证—应用”的实证路径。
这就引出理论解释现实的“滞后性”与“或然性”问题。
“滞后于实践”是理论(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的一大特性,所以,在解释当下的经济现象时,经典的经济学原理不见得一定是“正确”的,而独树一帜的非主流经济学(如奥地利经济学派)也不见得就一无是处,张五常在《经济解释》中说,“有解释力的理论,是可能会被实事推翻,但没有被推翻”,而对于非学术研究的阅读爱好者而言,不同派别的经济学原理,都是逻辑推理训练、培育商业直觉、拓展知识认知的好契机。
3、经济假设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不一致性。
问:这不一致性有多大?
答:大则能容天地,小则可觅毛针。
实际上,对“不一致性”本身所产生的观点分歧,往往成为学派争论的源头,而特别要强调的是,对这不一致性的处理和拿捏的把握度,则最能够看出一个经济学人的功力水平高低。
我们知道,经济学对社会商业运行规律的探索,是建立在一系列合理(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假设之上,比如“资源的稀缺性”、“边际递减效应”,再比如“价格粘性”。
这些假设前提能够简化理论,张五常说“世界复杂无比,不用简单的理论,而能成功解释世事的机会是零”。然而,由于实践的变化与理论研究的深入,陈旧(经典)的经济理论与日益弥新的商业实践会出现明显的差距,从而导致学者们对旧原理的既定前提和假设提出质疑或拷问,就导致了以下结果:一是自成体系的逻辑演绎和命题证明的理论大厦会轰然倒塌;二是对假设前提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发展,往往又会诞生新的学术建树,乃至新的理论流派类别等。
这并不是坏事,反而是经济学发展喜闻乐见的好事,也因为这样,后人才得以看到“哈耶克大战凯恩斯”这样经典的流派争论。
(三)
在经济学的阅读中,还有两个体会:
1、是处理好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
在现代学科中,数学是逻辑最为严谨的,但数学不涉及任何实际的事物,而完全形式逻辑;就经济学的实证工具而言,数学是个高效且严谨的工具,高度契合当下主流的经济学,但过多运用数学会损害经济学的思想丰富性和趣味性。就日常的思维训练和知识开拓而言,我们可以把复杂的数学推导直接跳过,而着眼于经济逻辑推导与现实分析。
2、理论本身并无太多新意,关键在“偷思”。
就搭建个人的知识框架而言,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上,不必贪多,一本经典的足矣,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再重新“冲入”其中走一番,往往会有日久弥新之感。
赫舒拉发有一次在课后来问张五常(当时张是其学生):“你旁听了我6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张五常回答说:“你的经济学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所以,心里有了经济学基本的板块地图和思维方式后,在阅读“XX首席经济学家”的宏观经济报告时,就会有意识地跳过专业名词,着重看他基本面分析背后的经济逻辑,然后和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对比,就可以有个清晰的判断了。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成,所以要做好洗涤耐心和慢磨屁股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