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赵高身世的说法有很多种。司马迁先生的《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赵高者,诸赵疏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可见,其父不详,母亲也不知姓名,但他母亲犯过罪受过刑,赦免后,由于身体有受刑后的残疾,一直在隐官做最低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养活儿女。
赵高从小都是在极度贫苦和卑贱的家庭成长。在这个处于最底层的平凡家庭里,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小赵高聪明好学,悟性极高。和大多数贫寒子弟都自小勤学苦练一样,赵高在书法、文学、法律等领域都极其用功,并日夜练习武艺和骑术车技。小小年纪,文武双全,可谓当时秦国一大青年才俊。在隐官生活成长,小时候面临的是各种冷眼不公和家庭遭受的各种欺凌。严酷的生存环境,也造就了小赵高冷酷无情、巧言令色、察言观色的秉性。
十七岁,小有名气的赵高入学室为史学童,开始他的宦官生涯。二十岁太史考试合格为揄史,二十三岁参加统一大试,以第一名的成绩为尚书卒史入宫任职。终于,赵高以坚韧勤奋的学习能力,和对秦国法律知识的精深掌握,引起了秦始皇的注意。时年,秦始皇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如果历史到此停住该多好,试想,贫家寒门子弟通过百折不挠的努力,年纪轻轻得以升任高管,为王子傅,实乃千古美谈!
可惜啊,历史的长河是各种矛盾的综合体现,它总是变演着各种人间悲苦,赵高的剽悍人生才刚刚开始呢。成为公子胡亥的老师,赵高的人生有了大大的舞台。童年的悲苦,家庭的卑贱,让赵高深埋在心里的那股不顾一切往上攀爬,改变命运的狠劲,开始跃跃欲试了。逢迎献媚,这个千年来屡试不爽的方法,成为他无师自通的武器,很快就攻陷了公子胡亥防守,得到的赏识和信任。
秦始皇驾崩,赵高以他雷霆万钧的处事手段和直击人性的说服能力,搞定丞相李斯,发动沙丘政变;假传诏书,把昏庸残暴的秦二世扶上皇位;被封郎中令,成为了胡亥最亲信的决策者。如果说这些都是赵高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那真可以理解。但是,以后他的作为,那真是十足的臭名昭著了,造成的人间灾难,罄竹难书。
赵高掌权后,开始诛杀忠良,排除异己,除掉例如秦国功臣蒙恬、蒙毅两兄弟等;排挤掉不少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安插了大批亲信;扫荡秦王室,杀掉了胡亥除子婴外的所有兄弟姐妹。杀掉利令智昏的丞相李斯,等等。更恐怖的是,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事无大小,都完全由他决断,几乎成了太上皇。
秦二世在赵高的蛊惑下,完全奢侈享乐,不理朝政。但咸阳城外,亡秦风暴开始席卷大地。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大军如泰山压顶,给摇摇欲坠的秦王朝带来接连不断的沉重打击。严峻的国内形势,寝食难安秦二世开始对赵高产生了怀疑与不满。
权高位重不可一世的赵高,此时已经没有任何顾忌了,乘乱夺位的想法已经占领他的脑袋,秘密与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商议对策,制定了弑君政变的计划。终于,可叹可悲的秦二世胡亥,在赵高的逼迫下,自杀而死。但随着子婴的上位,赵高随即也被杀。
赵高,我们来总结一下他的人生吧。我总觉得他本可以是一良人,奈何历史偏偏在哪个时刻选择了他,让他最终做一个恶人。秦王朝严苛暴政的环境下,才能催生出赵高此等行事变态的人物,他其实只是秦王朝最终毁灭的一个推手而已。没有赵高的假传诏书,公子扶苏上位,秦王朝就能重新开启盛世?非也,它也许不过多苟延残喘几年罢了。一个王朝的气数将尽,是综合的体现,而非个人。秦始皇后期,暴政敛财、徭役沉重、修建长城、宫殿等的大型工程,导致了劳民伤财、国力衰退,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谁执政都将毁灭于已经处在燎原之势的人民起义战争之中。
至于赵高,诸恶奉行,他最终毙命,怪不了谁;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已。他为我们中华五千年苦难历史开了一个坏头,太监误国;自他之后,各种后宫干政太监猖獗之剧本,不断上演,至我华夏历史浩荡,民族悲苦。抬望眼,满目疮痍,几段恸苦;如大雁哀鸣,千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