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每个人都在追一部大热的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不得不说,男主角韩商言实在是让人少女心爆棚啊,连我一位看剧只用两倍速的室友都放弃了两倍速,用原速观看。
剧中有一个情节让我感慨万分。女主佟年知道男主韩商言是个电竞天才,在十一岁时就获得了冠军时发了一条微博:
“十一岁那年,你们都在做什么?忽然好感慨,我还只会把卷子藏在书包里,有人就已经是世界冠军了。”
我今年21岁,十一岁那年,我在干什么呢?
我来自农村,父母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十一岁,我念小学五年级,那个时候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上学还需要学费,但我比较幸运,家里还可以供我上学。我身边很多小伙伴因为是女生,也因为经济原因,都没能上学。乡下的孩子大多没有什么求知欲,我也一样。根本就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读书的意义何在,只是家里让上学,那就去。
听妈妈说我还算是比较听话的,能自觉写完作业,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家里对我的学习没有操过心。但其实我知道,他们是没时间操心,毕竟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解决掉温饱才是首要问题。
和所有的农村孩子一样,我每天也需要干农活,负责家里的一日三餐,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做饭了,现在的我有很强的独立性,真的是要感谢我童年的这些经历。十一岁那年,我的生活应该就是,每天自己一个人按时上学,放学,回家后准备好饭菜等着爸爸妈妈回家吃饭。周末就要和他们一起出去干农活,但是我做的都是比较轻松的活。
我成绩一直还算可以,顺利地读完了初高中,考上了广州一所普通的重点本科学校。在这十几年来,我儿时的玩伴们,全都已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人很早就嫁人生小孩了,在我念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是孩子的妈了;有些人早早就去外地打工了,她们如今过得是怎样的生活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定都不容易。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无比的幸运,好像还可以通过念书来改变自己的阶层。
可是当我来到大学时,这里的一切曾经一度摧垮了我的自信心。
我身边的朋友非富即贵,我是唯一一个农村出来的学生。这个身份让我无比的自卑,不敢大声说话,不敢主动和别人交朋友,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渐渐变得孤僻起来。也许是虚荣心的原因,我从来不敢提及自己的家庭,更不敢说自己是一个贫困生,需要领取学校的补助金,别人如果问起,我一直都是含糊其辞。并且在这里,学习成绩已经不是我骄傲的资本了,身边的大神真的太多,他们不仅长的好看,家境好,成绩还好,各种奖项、奖学金拿到手软。我拼尽全力才考上的大学,不过是他们是失手后的备胎。和他们相比,我真的什么都算不上。
后来我问了我的室友,她们十一岁都在干嘛呢。我的室友们没有韩商言那么厉害,十一岁就拿了世界冠军, 但是她们十一岁时,有的已经和家里一起旅游过大半个中国了,有的已经出过国了,有的正在不停地上各种补习班,练就了现在的十八般武艺……
说实话,我听完之后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羡慕,更多的是嫉妒吧。我心里很不平衡,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那么大,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什么都有,为什么有的人终其一生奋斗的结果都可能到达不了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在的高度……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人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阶层吗?我本来以为应该会有很多种正能量的故事出来,但令我很意外的是,大多数用户的回答都是不能,偶尔有一两个正面的例子,但那毕竟很少很少,并且需要很大的运气。我突然想起一位老师和我说过的一番话:“中国才刚刚成立没多久,阶层还没有完全固化,但是也已经不远了。一旦阶层固化,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就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了。”当时我对这番话嗤之以鼻,我认为没有什么是不能通过努力实现的,不过现在,我已经相信了,一个人所在的阶层,所在的原生家庭,所处的生活环境,不能说全部,但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了他一生的轨迹,。大多数农村出来的学生都混不好、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真的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样残酷的现实真的让人心情很down,我曾经也是被困扰了很久很久,不知道我到底应该怎么做,迷茫、焦虑,无处不在地笼罩着我,那段时间,我生活得非常压抑。
后来和我的高中同学联系,聊到了这个话题,我发现他们正在经历着和我一样的迷茫和焦虑,那天我们一起报团取暖,互诉衷肠,彼此安慰。
其实认真想想,又何必如此苦恼呢,即使我这辈子都到不了别人所处的高度,即使我确实活成不了我想要的样子,即使我这一生,真的碌碌无为,那就是我的轨迹啊,那就是我的人生啊。
不必太纠结与过去,不必太忧虑未来。我们这一辈子,值得爱的东西还有很多,不要因为不满意,就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