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纳兰性德,作者已在上文中粗略写过,写的不算详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因此,此文再写他,以及他的诗词与才情,尽可能写详细一些,并围绕他的情与词,表达作者粗浅的见解。
纳兰性德其人,上文已简单交代过他的出身来历。此文再强调一遍,他出身于满清贵族,是皇亲国戚,康熙的表弟,是相门公子,纳兰明珠之子。
他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富贵的命运早已注定,若走官宦一途,定然能有一番极大的成就。可他却不屑宦海浮沉,对文化诗词极为向往,并极具天赋与心性,且做出一番宏伟成就。一句老话说的好,只要是金子,怎么都会发光,此话用在纳兰容若的身上再恰当不过。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农历五月,纳兰性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这是作者取材于百度词条,这是官方的介绍,有关他人生的重要经历,权当画龙点睛,对他个人风光事迹,画上一个完整句号。
提及了他的人生经历,便开始讲述他的诗词与才情,这才是本文的主题。
关于纳兰词,传世知名的有两大文集,分别是《饮水词》与《侧帽集》。关于他的词,除了前期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这样的经典之外,便是在他结发妻子,一生挚爱,当时的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因难产亡故后,他为她写下的悼亡之音,成就了他诗词不可逾越的高峰,不论是他自己,还是后世之人,再无人可超越。(卢氏具体姓名不可考,且称她为卢氏)
在卢氏走后,伤心难过的纳兰性德写下了许多悼亡之词。那些无比伤心的词句,承载了他对亡妻深深的不舍、无尽的怀念,以及至痛的遗憾。那是他炙热的情、执着的念,耗尽心力的伤、不可磨灭的痛。过刚易折、情深不寿,那也是造成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写下的悼亡之音,不论是《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见文如下: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还是《采桑子·当时错》,见文如下: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颜。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亦或是《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见文如下: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三篇词,作者认为都足够伤感,写尽了词人一生的伤心。若要我从中选出最伤感的一篇,说实话我真的无法取舍,因为这三篇,无论哪篇我都喜欢,而且它们的伤感程度实难分出高下。但是,既然要选出一篇,作者只能忍痛割爱,抛弃《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与《采桑子·当时错》,留下《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既然已经选定,那作者便大言不惭的讲述一番,个人对《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的粗浅见解,以及对词人当时心境的想象理解。
对此,作者只谈其意不论其形,而且谈及的只是自己理解的意,读者若有不同看法,可评论留言交流。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词,词中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最辛苦的与最让人怜爱的便是天上的明月,它在一个月中只有一夜是完整,其余时候皆是残缺。
作者的见解是,词人所要表达之意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这一生中遗憾多于美好,美好亦是短暂,遗憾才是常伴时光。就像他的爱情,他与挚爱的妻子卢氏相知相爱,相依相偎,相敬如宾,可这般美好的时光,却只维持了短暂的三年,余生只剩下无尽的悲凉与遗憾。人生若此,何不如那天上的明月一般,最是辛苦,也最让人怜爱,这就是词人痛失挚爱后的样子。
后文则是词人无力的叹息,祈求的愿望,若是可以留住美好,与挚爱之人长伴,共黄昏到白头,携手走完这一生,那该有多好?若得如愿以偿,词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就像古时的荀粲一般,在他妻子高烧退不下热时,他可以脱光衣服躺在雪地里,待身体冰冷了再回去为妻子退热降温。然而,词人的妻子不是生病了,而是彻底离开这个世界,对此,词人愿意以自己的寿数去换她活着,表达了只要她可以活过来,他可以付出包括生命的一切。
然而,现实却如一盆冷水,泼醒了词人的梦幻,他只能站在萧瑟的秋风中,满脸忧伤面对她的孤坟。人孤零零,坟也孤单,一人一坟相对无言,神却在相拥而泣。词人高歌一曲,唱她爱听之曲,可她再也听不见,任他嚎啕到声音沙哑,也驱散不去内心的悲凉愁绪。
我多希望到来年的春天里,能与你化作双飞双宿的蝶儿,飞舞在草丛,嬉戏在花间,不离不弃,你等着我!
最终,词人在妻子离去六年后,他也随之离去,终年三十岁,他终于去找她了,化作蝶儿,双宿双栖!
他是清初第一才子,也是千古伤心词人,他叫纳兰性德,是位极具才情与才华的奇男子。他只有三十年寿命,就像流星划过,短暂却璀璨。可他短暂的一生,却带给了后世无尽的影响,直到数百年后的今天,读起他的伤心诗词,也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念念不忘。
那些如《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绝美词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望饮牛津,相对忘贫。
你们知道这也是出自纳兰容若之手吗?还有许多经典,你们可曾读过?
见证一个时代的灿烂文化,品读一个词人的伤心过往。这无疑是件庆幸的事情,我很荣幸读他的诗词,写有关他的文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