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老上海50年代,那时香港和澳门都还没有回归,我家在南京西路646弄7号,上海电视台对面,古玩商店后面,我6岁时,短发,穿淡紫色图案的连衣裙,就站在古玩商店那个石狮子旁边,摸着狮子头,拍了张照片。
推开黑色的沉重木制大门,那是我出生的石库门弄堂。
家里属于前厢房,有窗,沿弄堂,一共14平,一家三口的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我们煤卫公用,每天早上倒痰盂。煤气灶在后面的灶片间,那是个烟火味最浓的地方。
我爷爷是从浙江省宁波市来上海的,他是上海一个药厂的厂长,2房老婆,在一个勤俭节约却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生了13个儿女。我奶奶是光荣妈妈,只是在她45岁那年因为操劳过度又营养不良过世了。我出生就没有见过她。
爸爸讲依小辰光会到弄堂口去买阳春面切,那是奶奶偷偷塞给他的零花钱。他在资本家家庭里长大,调皮捣蛋,被奶奶宠的像个小开。一直到他过世,我妈妈都理出来他单季的6~7顶帽子。他上面,除了大房老婆的3个孩子,有5个姐姐,他是第一个男孩子,那个年代还是重男轻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