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B是一个美工,每天为公司各个部门做做图。但是她真正的职业方向是做市场,领导愿意给他这个机会,鼓励她尝试一些新的职能。比如,从别人提供照片,到自己拍摄照片,这样会比较有统一的视角,整体设计的风格会比较美观和一致。
她于是信心满满的开始张罗着拍照片。结果很快和运营人员发生了冲突。她十分气愤,到领导那里投诉。因为拍照片的活本来是运营的,这次她根据设计的需要自己尝试拍照,结果运营小A不帮她-不但不帮她,运营经理小A还不让其下属帮她。
小B找领导投诉,气愤又委屈:“本来是他们的活,现在我做了,他还不愿意好好协作帮忙,难道同事之间不是互相帮助的吗?这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工作吗?”
2
听了小B的投诉,领导叫来小A,问,
“小B刚才来投诉你不让下属帮忙一起拍照。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小A就滔滔不绝的说了因果。
“她拍个照片要我搭灯架子,我就帮忙了。我帮忙可以,你一起搭也行啊,人家直接甩给我后,自己忙别的去了。架子搭好了,又叫小C来教她拍照,小C教好了,又叫小D来帮她扶瓶子。是的,我叫小D不帮她付瓶子,她是个公主吗?拍个照这么大的谱?”小A竹筒里倒豆子,把前因后果滔滔不绝的说出来了。
这时,事情的真面目就很是显而易见了。领导接着问:
“你觉得她这样做的根本起因是什么?”
“可能还是缺少经验吧。”小A答。
“你觉得小B向来的工作态度如何?”
领导又问。
“一般吧。她作为美工,常常被动工作,只有别人叫她做,她才做。”
“那么这次拍照,是她被动做的还是主动做的?”
“这倒是她主动做的,以前她只会要求我们提供高清大图。”小A老实回答。
“我听到了两个事实。1.她对于拍照这件事情缺乏经验;2.她以前是被动工作,这次是第一次尝试主动工作。然后,我想问你,拍照片这件事情,你觉得一直由你们做比较合适,还是她将来代替你们做比较合适?”
“拍照片这件事情太琐碎,所以如果她能够拍得好的话,不那么麻烦的话,当然她做比较好了。”小A想了一会,回答。
领导满意的笑了:“所以,如果你希望她继续乐意做下去,你应该怎么办呢?当然,做事情公主病是不对。这个是小B要学的。”小A顿时明白了。
接下来领导叫来小B:
“我已经和小A谈过了,我想问一下,这件事中,谁是工作的主导者?”
小B答:“是我。”
“在一个需要协作的事情中,一个主导者怎样做,才能协调相关人员快快的工作?”
“有规划,有分工。然后主导者以身作则吧。“小B答。
“既然如此,对照一下,你觉得小A不合作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领导接着说。
小B有些语塞,陷入了思考。
3
这件事情的结果是,小A向小B道了歉,小B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协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冲突得以化解。
在这件事情中,领导使用的就是通过问问题来化解冲突的方式。这个方式在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问问题是一项非常关键、而且非常重要的技能和工具,特别是,如果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本来面貌,一定要问对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对的问题呢?对的问题有两个要素:
1.发问的态度是中立的,有方向性和建设性的;
2.懂得聆听,保持好奇心。要真正的放下自我去真正的倾听对方,了解其情绪产生的真正原因。
这件事里,在一开始对于事实判断的层面,如果先入为主,一旦有人投诉,就把另一个人拎过来一顿批评的话,就十分不利于搞清事情的真相,还容易激化矛盾,把小事扩大成为大事。
而通过一些不带主观判断的问题,就可能很容易从双方的视角中还原事情真相,而一旦真相明确,解决问题就会比较有方向性了。一般来说,我们化解冲突有两个方向:
1.追本溯源,找到当事人的初始的出发点,达成一致。
2.放眼未来,就将来的目标达成共识。
在和小A谈话时,领导两个策略都使用了。首先是通过问问题的方式,让小A对于小B做事情出发点的理解,之后,又展望未来,让小A判断这件事情的意义。这样小A一旦发现小B做事情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未来她来做这件事情,对他是有益的,就达成了一致,也就把他对小B公主病的愤怒给化解了-既然这件事情继续做对他是有利的,而且当前小B只是因为经验不足导致错误,就是很容易被接受的。
在针对小B的沟通中,领导一方面维护了她的工作热情-作为一个职场菜鸟,工作热情是比较珍贵的。如果领导直接批评她的公主病,一定会消灭掉她的工作积极性。所以领导以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其对于自己的工作方式进行思考。
4
在职场中,同事之间出现冲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双方当事人往往有自己的立场,而且容易陷入自己的立场。而有时,各个部门的KPI目标不同,方向不同,就特别容易陷入争执不下的情况。
这时,作为领导,就一定要有协调和调停的能力,而这样能力的突出表现就是问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还原事情的真相,了解冲突点,然后再通过引导的方向,让彼此对出发点和目标达成一致,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各退一步,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