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深思子自知。好多书读了一遍就丢一边去了,心里也知道这是好书,但是读过了,就感觉已经读过了,似乎像完成任务一样。这样是不恰当的,好的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就像有的课没听懂要倒回去再听一遍一样,对那些旧书,需要常常温习。修身养性。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所在领域的圣经级书籍有哪些?这个问题下的很多回答都很精采,只是看过答案后,知道了书名,就好像读过了一样。这种感觉也是不恰当的。要真正把书找来,纸质的也好,电子的也好,认真读上两遍,如果还是一头懵,放下,过两周再来读,既然是殿堂级的书籍,自然经得起反复阅读的,甚至可以读出其中的错误,发电邮给作者。这才是严谨的治学态度。
你总有感兴趣的东西,找相关领域的书籍开始阅读就是事业的开始。我们做产品的,有时候要去甲方调研需求,很多时候,客户并不能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时候很麻烦,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你帮着找需求,因为他们既便表述不清真实的需求,但痛点他们自己说起来肯定滔滔不绝,然后你就可以向下聊了。这跟个人读书有点像,不知道读什么很多读书少的人常有这么困惑,但你说对什么感兴趣,自然可以说出一大堆。即便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但享受应该向往吧,那就读《财富自由之路》,好书的好就在于它不会扼杀你的兴趣,而是通过兴趣牵着你跟他走,一直走出很远很远。读完后你可能对第三卷有点不满意,因为他讲的投资方式基于欧美市场,对中国大陆的了解并不深入,那么你岂不是有了目标,如果对财富增值感兴趣,再找找关于大陆的股票和基金类的书看看。即便最终也没有财富自由,但脑子清楚着去世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