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花姐的时候,她正在店里煎牛排。她戴着一顶碎花的帽子,围着干净的棕色围裙,在前台旁的厨房里忙活着。滋滋的煎烤声随香气在空气中缭绕。倒挂的玻璃高脚杯吊灯发出的光映照在一尘不染的玻璃台面上,散发着浓郁的家的气息。
花姐的“风花雪月”
看上去圆墩墩的花姐,有点像《奇葩说》里可爱的如晶。跟许多女孩一样,她从小就喜欢风花雪月的故事,梦想开一家充满浪漫和故事的小店。
两年前,花姐还是一个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十几年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重复的工作,并没有将她的梦想吞没。终于在四十不惑之时,她辞职离开了单位。
今天,如果你来到锦江酒店后面一条幽静而不僻静的街道,走进一家有一只大蜗牛标志的咖啡店,你会看到一个带着花帽的胖乎乎的女孩在全神贯注地调着咖啡,那一定是花姐。
开咖啡店并不是花姐最初的想法。高中时,她看过一套书分别叫“风”“花”“雪”“月”,非常喜欢,于是想着将来能有四家店分别叫这四个字。现在的蜗牛咖啡就涵盖了这四个字所有的意境。
一进店门,就会发现这里的一切都与风花雪月有关。有花香、有咖啡、有书香、有音乐,满眼的绿色,淙淙的流水,舒缓的音乐,如同进了江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雏菊和咖啡的香味,令人陶醉。
店里每一个角落都自成风景,也都有自己的小故事。
我注意到店里一簇簇白玫瑰制成的干花,从天花板倒悬下来横穿整个休闲区的上空。花姐说,那是店里的一个伙计在情人节那天收到礼物,99朵白玫瑰,男孩把它们挂在店里,每当有恋人们进店,都不禁会流连在这一串玫瑰下呢喃、拍照。
闲暇的时候,花姐还自学了插花、晾制干花等技艺。现在,她晾的干花随处可见,成为一道道风景。根据客人需要,还可以精心包装出售,让客人给心仪的恋人一个惊喜。
付诸行动的梦想才是神圣的
梦想很好,真正去实践它时,会有些残酷。
记得刚开业的那几个月,店里的销售情况比较低迷,但花姐并没有觉得是店面位置等外界因素的原因,而是针对顾客的建议不断地做调整。
刚开始店里只出售咖啡和甜品,后来又自己摸索,学着做披萨让顾客免费品尝。直到有一天,一个顾客说:“这个披萨比必胜客的要好吃”,让花姐信心满满。炒饭、意面……在顾客的不断建议和鼓励下,各种精致又实诚的简餐一样样推了出来。
上周,公众号“书媛会”的沙龙上,花姐为我们奉上自制牛轧糖、泡芙、海鲜炒饭、意面和菊花茶,让大家一度忘了书媛应有的形象。
对于品质的把控,花姐的要求严苛的无以复加。
牛排,用了近两个多月反复挑选、品鉴,让客人盲选,最终选用了产自咱们大新疆阿勒泰的最健康、最新鲜的牛里脊肉。
肉,手工剁出;肉酱,亲自熬制。
咖啡一定是一个月之内的,虽然咖啡的保质期在1-2年,但最佳品尝期是一个月内。咖啡豆是花姐在上海学做咖啡时和伙伴一起反复挑选、品鉴,选出一家品质最好的,店里用的全都是下单烘焙的高品质咖啡豆。
一只蜗牛的启示
一次偶然的机会,受台湾作家的一首小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启发,花姐和伙伴们将这家店命名为“蜗牛咖啡”。
蜗牛,契合了大家想要表达的理念。慢生活,每天进步一点点。但单是喝杯咖啡消磨时光来释放生活的压力,花姐总觉得缺点什么。
专注在一件喜欢的事情上,全身心投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松。花姐想让更多的人体会并享受其中。
开业2个月后,针对零基础人群的油画课开在了“蜗牛咖啡”。在专业的老师指导下,99%的客户成就感爆棚。他们反复看着自己的作品,不敢相信是自己画的。
花姐说:“这就是专注的效果。”
演讲俱乐部、读书会、放映社、DIY手工…… 现在,几乎每天都有社群活动在“蜗牛咖啡”举办。花姐和这群有梦想的年轻人一起,抛开城市的喧嚣,卸下身心的辎重,在这间风花雪月的店里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
“所有的沙龙和活动的东西都是我们备好的,你只需带着美好的心情来就行。”慷慨率真的花姐笑着说。
离开“蜗牛咖啡”,已是夜幕降临,灯火阑珊。花姐和伙伴们依然在快乐的忙碌着。
抬头看看招牌上那只可爱的蜗牛,我想:我们“书媛会”不也像这只蜗牛吗?向着我们共同的目标,也向着自己的小目标,执着地往前爬、往上爬,就一定会实现人生的梦想!
如果有一天你路过“蜗牛咖啡”,请放慢你的脚步,走进来,在淡淡的雏菊清香中,喝一杯咖啡,翻几本书,和花姐聊聊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