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上方 Sure苏耳 简书号,不错过每次好内容
21:30,刚刚下班,在回家的班车上。
耳朵里传来的是15岁那年特别喜欢的一首歌,
奶茶的《给十五岁的自己》。
今晚偶然听到,还是一样的喜欢。
与15岁的喜欢不同,如今对歌词又多了一份感同身受。
“有一天我将会老去,希望你会觉得满意,
我没有对不起那个,十五岁的自己。”
一直以来,我都在倾听和记录别人的故事,
今天,小耳朵也想和你们分享,
我的青春故事。
一。
十五岁那年,我还是那个剪着齐耳短发、坐在教室里幻想着自己未来闪闪发光的女孩。
那年,其实发生了一些值得记忆的事情。
15岁的中考,我超常发挥,用很好的成绩进入了最好的高中。
我永远忘不了母亲知道我成绩时,欣喜若狂的样子。
而这个画面也被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
在我接下来的三年高中生涯里,无数次地浮现。
然后,我就无数次地告诉自己,
我还想 见多一次。
而同时,那个时候,也是我们家最动荡的时期。
由于初中和学校离得很近,我每天呆在家里的时间很长,
也因此,我常常接收父母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吵架声。
我也是在那一年,想清楚了很多的事情。
比如说,不再轻易相信别人的承诺,
比如说,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
比如说,快点长大,快点18岁。
正如法律规定,18岁就是成年人一样,
我相信18岁的自己可以完成主宰自己生活;
相信18岁意味着自由和独立;
相信18岁意味着我有能力保护我想保护的人了。
于是,我就这样,
一心一意又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我的18岁。
二。
高考、梦想、男/女孩、异乡人。
这是许多人关于18岁的关键词,我也不例外。
5:50,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
6:30,回到教室开始背单词背古诗,
7:20,集体早读或者是一场小测试。
8:00-11:50,14:20-17:10是上课时间。
明明是17:10下课,大家却总是会在教室里争分夺秒再学习一阵。
然后在广播台音乐响起的时候,到操场跑上两圈,再去吃饭洗澡。
22:00,晚自修结束,宿舍一阵小打小闹后,也随着22:40熄了的灯一般,安静了下来。
然后,各自打开自己的小台灯,挑灯夜战。
我不喜欢熬夜,所以通常会在23:30时带着满满的收获感,听着舍友翻书的声音,沉沉地睡去。
听起来确实很无聊吧,但就是这样单调重复的日子构成了我的18岁。
也因为这样的日子一直在重复,才让我如此铭心刻骨。
当然,18岁时,也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和意外。
比如说,那个男孩;
比如说,距离高考不到20天的那个生日会;
再比如说,高考失利。
三。
至今还记得,打开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午后,
我大哭了一场。
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失望、压抑和恐惧。
那时候,觉得自己的未来将会晦涩无比,
这件事,光是想想就觉得好难过。
我只记得当时我妈很平静的对我说了一句话,
如果你真的那么不想去,那就回去复读吧。
最终,哭完之后,我还是没有选择复读。
我想,那天的眼泪,除了不甘心之外,
更多的是在哭自己的不勇敢。
因为我实在没有勇气去重来一次,
我害怕自己要连续承受两次失败的打击。
四。
现在,21岁的自己回忆起15岁、18岁的日子,
才终于相信,那一年最难的习题,不过短短几行笔记。
21岁这年,算是我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遇到过很多很多的人,完成了一些些事情,
也找到了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
还记得,在即将离开呆了三年的广州去深圳的前一个夜晚,
我又是大哭了一场。
泪水里有对广州的人、事、物的种种不舍,
还有就是那种即将离开保护伞的不知所措。
说实话,一切来得太猝不及防,我没有做好准备。
真正离开校园,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独自奋斗,
尝试一份未知且充满挑战的工作。
这些事想想热血沸腾,但同时也压力巨大。
但和18岁的自己不一样,
虽然我还是会害怕,还是不够勇敢,
但我学会了硬着头皮上,
为了自己想要的未来,
我告诉自己“你该长大啦”。
于是,我变得更坚定了。
对自己走过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一个选择。
18岁时定下的小目标:
未来,想要变得更自信、更勇敢。
现在多多少少也实现了一些吧。
写在最后。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到他的成长故事,
发现和他相比,我的青春真是太普通了。
就是考试、升学、读书...
没什么巨大的挫折让我快速成长,
也没有什么天赐的恩惠让我一生无忧。
但,就这样慢慢的,
按照自己的轨迹成长,不也挺好的吗?
未来,请继续相信,
路旁有花、心中有歌、天上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