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我话20w从体制内跳槽:看十年,“稳定”越来越成为奢侈品》。感触颇深,联想到这些年身边“体制”内外的朋友亲人,不禁感慨,未来的趋势,哪有什么“稳定”的金饭碗?
文章作者,在北京一家大型纸媒工作,工作相当稳定,但月薪真的不高,甚至养不活自己。公司帮办北京户口,但如果离职要赔偿20W。她当时凑了能凑的每一分钱。下定决心离职,然后走上了极度“不稳定”的道路。因为她坚信,如果再这么在体制内待下去,温水煮青蛙,学不到东西,接触不到最新的行业信息,很可能将来想出来也出不来了。根本没有未来。
文章分析了,人要顺应趋势,最好的人才和资源都会集中去朝阳产业,搭上时代的顺风车,顺便也成就风口浪尖的创业美名。还有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是说,如果父母不是特别成功的企业家,或者处级以上干部,那么在父母逼你进体制端金饭碗的时候一定要三思,因为父母很可能是错的。这已经不是他们以为的那个时代了。
阿城是我的发小,从小成绩优异,人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高考时光芒万丈,以数学满分,综合679的成绩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并且四年后保送研究生。毕业时有大把黄金机会,是外资企业和各大民营船厂争相招揽人才。但因为女朋友的缘故以及家庭的考虑离开上海去了武汉“体制内”研究所工作。三年后再一次机会畅谈,心中苦闷无数,福利确实不错,但是待遇确实不高。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也没不小,加班是家常便饭。因为家里关系的事情非常烦恼。想到当年面临选择时的做法,只有苦笑。想象中的稳定,并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生活。
Candy是我大学闺蜜,大学时候已经开始追逐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安分的”各处实习,敢爱敢恨,敢拼敢闯,先在上海纸媒体实习一分钱工资没有做了整整一年。然后被破格录用,两年后果断出来做自媒体,摸爬滚打。现在一个号运营的有声有色,年入50-80W。
我身边他们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两类人,一类追求稳定选择相对保守,一类追求年轻就要打拼。
阿城经常加班到很晚,操着心家里单位一大堆儿事儿,去年和阿城妈妈吃饭还提到阿城同事不少都想离职。但是单位不给批。
Candy作息经常不规律,忙的时候到凌晨,但闲下来也有大把时间自由支配,公众号到哪儿都可以更新。北欧美国日本到处跑。非常满足她自己的个人爱好和天性-放飞自我,自由自在的生活。
不是说体制内就一定轻松,也不是说体制外日子就一定好过。可是,我们一开始选择的原因,稳定,可能真的不存在。但造成生活焦头烂额,或者经济紧张的,一定就是因为体质么?
我也见过体制内生活非常惬意的小两口,每天自己煮饭,平时攒钱,或兼个职,假期一起走走看看,从容淡定,生个孩子,小日子有声有色。更见过自己创业经历大起大落,身体出问题遇到瓶颈,财务危机卖房卖车。一切都是会变的,重在自己经营,体制内的小两口到了孩子快要上学的年龄突然财务紧张焦虑起来,各种兼职赚钱,想让孩子读好学校。创业经历艰难困苦,终于柳暗花明。
不要追求稳定,“钱多事儿少离家近”的工作基本不存在。
未来,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做任何选择,千万不要因为“稳定”或者其他。还是那句话,问问自己的心,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想要什么。如果是自己喜欢觉得有意义的事儿,体制内外真不重要。如果暂时迷茫不知道,先能想办法赚钱独立养活自己,独立有尊严,人生的事儿,慢慢思考。
所谓的大势,不过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你我,虽都在大势中,也一定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有一方天地容身。在每天的生活中修好自己的心,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拥抱趋势,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