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虽然看起来仍然是任重道远,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融合也可以说前所未有了。这种融合首先就体现在人员的流动上,有大批外国人进来,也有大批中国人出去,长年在外的人中,有的落地生根,留居国外;有的是背井离乡,出海揾食;后者中有一大部分是携亲带友,出国经商的,以闽浙人居多,他们胆气冲天,不惧风险,也终于成就一股势力,几乎各国都有他们组建的同乡商会,你随便到某个发展中小国的小镇上都有可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而还有一部分人,是跟随大型国企出国,参与海外工程建设的务工人员,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我的工作是现场口译。主要负责工程现场中外工程师之间的交流,协助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要跟随员工外出采购,看病,偶尔也要陪领导出差。我所掌握的语种,就是世界通用的英语。但其实我并不是英语专业科班出身,手上的证书也没有几个,自己当初学英语仅仅是凭兴趣,加上我不学无术,短板甚多,难以服众。在国内,日薪数千的同声传译,交替传译是断然轮不到我的,就是难度稍低的商务陪同也难。然而拜中国糟糕的英语教育所赐,多数出国务工的人并不会英语,外语人才稀缺,而工地上生活枯燥,条件艰苦,还要长期驻守,薪水又给不到同传那么高,公司领导很多也并不觉得翻译的工作多么重要,是以吸引不了优秀的外语人才,这就给了我这种不优秀的人以可乘之机。
我虽水平不济,遇到的挑战却不小,一个基建工程,通常要涉及土建,机械,电气,自动化,甚至化学等等专业,每一个在大学里都可以独立开设一个学院,每一块的专业术语又各不相同,而且陷阱众多。以我目前所在的炼焦项目为例,听到battery您会以为是电池,但其实这个词指的是焦炉炼焦的炭化室,听到breeze您会以为是微风,但其实这个词指的是焦粉;再以火力发电厂为例,冷却水和减温水乍一听很像,但其实不是一回事,前一个是cooling water,目的是将汽轮机使用完的高压蒸汽冷凝成水后循环利用,另一个是desuperheating water,是用于给过热蒸汽降温的。而一名翻译不仅要了解词汇的意思,还要了解意思后面所涉及的概念。此外,还要适应全球各地形形色色的口音,我现在就每天在经受着世界知名的印度口音的虐打。由此可见,这其实是一个要求很高的岗位,能力平平的我在这个过程中出过的洋相,受过的打击,可以说已经到了几欲令人麻木的程度。因此我也一直羞于向别人提起自己的职业,除非别人逼问,否则绝不直言。在此我也想提醒后学,千万要吸取我的教训,上学时不要三心二意,朝秦暮楚,一定要静下心来,苦练一技之长,否则就会像我一样,年近而立,却连安身立命的本钱都没有。在江湖上行走,却底气全无。
最后,我本来还想煲一碗鸡汤,讲讲自己如何采取措施救赎自己,但是我偏不。这里没有绝地反击,没有成功逆袭,只有挣扎着不致沉沦,却看不到苦闷散去,记住我的苦吧,可能真实的人生本就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