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修辞角度赏析的答题步骤: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拟人,把什么人格化)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③表达了作者……感情。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①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诗人信助奇特的想象),②描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③表现了作者气吞山河、囊括字宙的气概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①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③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抱负。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奇特的想象、情景交融),把无知无情的明月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让它把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带到夜郎,②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与同情。
3、“家书抵万金”
①“抵万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②极言家书珍贵、难得,③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4、“雨脚如麻未断绝”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②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③烘托了作者的愁苦之情。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①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②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③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6、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虚实相生,②强调了诗人对妻子(友人的思念之情,强烈而缠绵。
7、请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①运用比喻(对偶、谐音,丝与思谐音、双关)把自己比作春蚕、蜡烛,,②表达了诗人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
8、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简要赏析。
①这两句诗用工整的对偶和生动形象的比喻,②把宋王朝的支离破碎比作被风吹散的柳絮、被雨打的浮萍。将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连接在一起,③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以及个人的命运和遭遇。
9、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句诗妙在哪里。
①运用对偶和双关的修辞。②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的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③同时,以险恶的地形暗示诗人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10、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①诗人以“落红”“春泥”自喻,②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离京,但仍然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1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①运用比喻,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②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中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被排挤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①诗人触景生情,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②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花鸟都为之落泪伤心,更见“感时恨别”之深。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②写出了塞外奇丽壮美的雪景,③表现了诗人见到眼前雪景后的喜悦之情。
14、“剪不断,理还乱”
①运用双关,以“丝”写“思”,②形象地把“离愁”这种抽象的感情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