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朴素的道理阐述了当局者迷的局限与困境。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对周围的环境早就习以为常。《乡土中国》提供了旁观者似的观察视角,通过与英美等社会的对比,观照出中国社会的特点。这未尝不是一个我们用来审视自我的镜子。
乡土社会是中国社会中一个最基层的社会,从一个最小的单位的营造与发展,层层堆叠出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社会,小到一个村落、一个家族、一个家。在共时平面上的熟悉与历时平面上的稳定,共同构成了一个亘古长久的基础生活社群。熟悉与冷漠,稳定与变化,延续与冲突,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确切地感受到了乡土社会的传统,也感受到了在新事物的冲击下,乡土社会正在不断地适应,或者说一点点瓦解。我们的社会变了吗?最本质的哪些特性还在吗?
熟悉与冷漠
在此书中,作者不断提到村落的例子。在一个村子里,家家户户基本上知根知底。由于地域上的狭小与封闭,代际传承上的稳定,每个人的身份都可被相对地定位与认知。你是谁谁家的孩子,他是谁谁家的老人,邻里间基本上瞅一眼就能知道。不仅在交际上,在文化上也有着“熟悉”的样子。每一代人的生活轨迹几乎能在共时平面上有例可循,老人家的经历可以给后生提供借鉴,年轻人老了,又给下一代提供相似的经验。虽然个体上总有差异,但是生老病死、人情世故的基本问题几乎都能在经验中找到答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教导回响在大部分人的耳边。那么,冷漠又是从何而来呢?熟悉是基于经验而谈的,冷漠则是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而谈的。在“男女有别”这一章中,作者谈及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乡土社会是倾向于接受现有秩序,偏于安定的社会。感情的浓烈常常发生于新刺激的产生与冲突当中,这在男女两性之间反映得犹为突出。而感情的淡漠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住了变动的因子,使得社会朝稳定的方向发展。因此乡土社会里的情感定向往往指向同性。男生与男生在小酒馆里交谈甚欢,女生和女生在家里话家长里短。这种淡漠与社会分工紧密相关,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安无事的生活模式。你难以排除同性之间更能共情这点因素,但是男女关系之间的隔膜与淡漠却是“相敬如宾”的本质,也是传统社会不断弘扬的夫妻关系。熟悉的社会与人情味的社会没有必然的关系,同性的感情定向回避了深夜里涌动的矛盾。作为一个社会,它稳定地发展了几千年,必然有其配套的一系列制度与措施。
稳定与变化
“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而设下的园地。他闯今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乡土社会的四种权力之一,是教化性的权力。儒家思想几乎掌握了教化的权力,这种教化以长幼有序为基础,让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都没有选择。这样的社会是稳定的,是普罗大众的正常生活的保障。但我们也能看到,不断变化的时代特点,迫使儒家思想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时代内容。所以我们讲儒家思想,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先秦时的儒家思想与宋时的儒家思想不同,这就造成了“名与实”的分离。而解释这些教化的权力掌握在特定的统治阶级的手中,他们有着解释权,有着解释人们生活的能力。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他们不断改变着内容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但是到达一定程度,名与实的差距过大,“名”便难以承受,这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思想变革。
延续与冲突
父系血缘在生活中的强调,夫妻关系的外在定义,安土重迁的思想……我在生活中时常感受到这些事物的存在,几千年来的乡土性一直延续至今。但是对于离开村落,进入钢铁森林居住的“新人”,我感受到的更多是个体对这些思想的反抗。外来文化的冲击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独特性。强调个体性的生活几乎与经验和传统决裂。我们要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生活。但也正是由于往前走得太快,我们还没来得及建筑起自己得以依靠的城堡,不断追求,又不断踩空,大多数人在跌落的时刻都渴望有一种力量支撑着。我们在往前看的同时,又不断地感受到过去对我们的召唤,感受到大家族的温暖与可靠。世界有科学,西方有宗教,我们又有什么呢?
我们否定的不是经验,而是拿着经验生搬硬套;我们否定的不是血缘,而是血缘的捆绑。但是这些难以被清晰地辨认。
乡土社会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和其他生活方式一样的存在。社会的运转总是误打误撞地以一种普遍的利益低效地运转,社会学家探寻社会发展的奥秘。但对个人来说,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在创造人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