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逃离,后半生释怀

  【01 逃离】 

33岁以前,我一直把自己困在名为“生活本该如此”的匣子里,按部就班的活着,偶尔脑子里会冒出天马行空的想法和逃离现状的欲望,却因胆怯,懦弱,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一次又一次躲进“匣子”里苟且的活着。

不断压抑自己的欲望,快乐,一遍又一遍的用世俗标准衡量自己,衡量家人,甚至衡量自己的快乐。

比如不应该大声笑,因为人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极会生悲;再比如你要接受某某规则,要懂人情世故等,总之不断的压着自己,让自己尽可能的成为世俗眼中的“正常人”,直到婚姻破裂,我离开了熟悉的城市,熟悉的朋友家人,一个人拖着老旧的行李箱南下。

虽然事情过去八个月了,可那天的情景像相片一样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清晰无比。

那天,杭州的天出奇的热,像是要把它所有的热情燃烧掉,烤得厉害,树上的知了吱吱喳喳的给它伴着乐。火车站挤满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脸上洋溢着迥然不同的表情,有沉重的,有快乐的,有平静的,有死气沉沉的……

可好像一切都充满希望,而我就像被全世界抛弃的老小孩,独自一人用尽力气拎着沉重的皮箱一点一点爬上爬下,无助、迷茫且恐慌。

我不知道南下这个选择是对还是错,我只是不想在留在那个让我伤痕累累的城市,不想让亲近的人瞧到我脸上心里的伤。逃离是我唯一的出路,于是我不顾父母的劝阻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开,逃到了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城市工作、生活。

工作是吃力的,不顺的,每天麻木的熬着点,撞着钟,想突破,可又无从下手,同时心内那个自卑的小孩一遍又一遍的否认我,打击我,负面情绪像不规律的大姨妈说来就来,而另一个我则像卫生巾,用尽全身力气阻止悲观情绪腐蚀我的希望。

心碎了一次又一次,补了一次又一次,周而复始。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治好我的心,不用再缝补,我迫切的想知道未来的样子,同时又害怕未来的不如意,然后我开始焦虑,开始强装不甚在意,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在意的,想向亲朋好友证明点什么,想象这个世界证明点儿什么。直到我刷到陶矜老师的视频,心里的焦虑才渐渐变淡。

陶老师说,当你做错事情,第一件事不是认错,而且保护自己,因为接下来会有很多人骂你,指责你,你要先把自己保护起来,都那么多人指责你了,如果连你自己都不保护自己,那谁还会来保护你呢?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

对啊,如果连我自己都不保护我自己,谁还会来保护我呢?难道连我也要背叛我自己?不,我不能背叛自己,也不允许自己的背叛。

如果我真那样做了,那我就真的完了,真的孤立无援了。于是我笨拙的开始学习保护自己。

真的是学习保护自己,因为我没有这个技能。


【02 释怀】

作家拜伦说过:“心会破碎,但又破碎地活着”,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各种坎坷围着我们转,将我们困在命运的牢笼里,用尽手段磨平我们的棱角,把我们变成“克隆人”,然后消散在这人间,不留一丝痕迹,想来挺可笑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