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怀帝时期的洛阳
我们看当时的势力分布,洛阳以北,匈奴刘渊占据了并州大部,晋朝的并州刺史刘琨只能困守晋阳。洛阳之东,石勒、王弥肆虐,与晋朝的征东大将军苟晞互有胜负。洛阳以西的关中,洛阳以南的荆州,由于洛阳的保护,尚未被胡人染指(当然,盗匪很多,小的动乱还是不断)。洛阳本部,有司马越统兵坐镇,也能震慑不时来犯的刘聪、石勒联军。
彼时,洛阳依然是晋朝的中枢,只要洛阳不倒,关中、南方就能保住,即使并冀青兖诸州饱受胡人铁蹄践踏,有了洛阳的援应,亦能勉力维持,不致完全沦陷。但洛阳一旦陷落,中央既失,地方上的局面就难以维持,容易被各个击破。所以我们看到,洛阳陷落仅两月,关中、青兖相继失守。
永嘉四年年末,洛阳发生饥荒,死者盈路,司马越传檄天下,诸镇无人来援,越不得已,引兵出外就食。晋怀帝又惊又喜,惊的是司马越带走大军,洛阳全不设防。喜的是少了司马越的钳制,得以自由。最后,喜的心理占据上风,怀帝决心讨伐司马越,他心中打算倚靠的正是与司马越有矛盾的征东大将军苟晞。然而,之后的事态表明,值此国家危亡之际,司马越纵不能力挽狂澜,却仍是维持残局的不二人选。越既死,其大军全灭,晋朝失去了在北方的最后一支有生力量,彼时的司马睿尚未成气候,则此后的黄河流域完全进入诸胡争霸的时代。
桓温与洛阳
永和三年(347年),桓温平蜀。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温第一次北伐。
永和12年(公元356年),桓温二次北伐,收复洛阳,置陵令,表请迁都。
隆和元年(公元362年),前燕攻洛阳,冠军将军陈祐告急,桓温派竟陵太守邓遐率3000人支援,上表再请迁都。朝廷改授温并、司、冀三州,桓温推辞不受。
公元363-364年间,桓温进驻合肥,朝廷加授桓温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赐其羽葆鼓吹一部。随后,又进封桓温为扬州牧、录尚书事,召其入朝参政。
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前燕再攻洛阳,陈祐弃守,沈劲死节。
太和三年(368年),桓温获加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
369年,桓温兼并徐兖,并开始第三次北伐。
桓温心迹
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
路过王敦墓,说:“可人,可人”。早年,有人将其比作王敦,桓温那时可是刘琨的粉丝,还“意甚不平”呢。
洛阳北面是前燕京畿河北,东面是河北侧翼山东,洛阳西面是前秦京畿关中,可谓三面受敌,西面和北面都是对方京畿,重兵所聚,把都城迁到这里,是想干什么?刘曜石勒攻破洛阳的时候,西面关中和东面山东都还控制在晋朝手中,这样洛阳都守不住。
桓温真想迁都洛阳,就应该亲自坐镇洛阳,经营好河北、关中和山东,而不是打发其他人驻守洛阳,自己撤回江陵。洛阳三面受敌,难以防守,桓温打发其他人去守,用意已经非常明显,打击对手的实力。就像桓温打着北伐旗号,迫使朝廷不得不派殷浩北伐,然后殷浩兵败淮南,损失惨重,被桓温借机废掉。桓温故技重施,但是孙绰立刻回应让桓温亲自坐镇洛阳,桓温就不说话了。
沈劲与沈充
晋书说沈劲“劲少有节操,哀父死于非义,志欲立勋以雪先耻”。
沈充其人
王敦两次犯阙,沈充都有参与。第一次王敦起兵诛刘隗,沈充在吴兴聚众响应。第二次王敦将死,欲行最后一搏,钱凤与沈充又是主要推动者。甚至在晋明帝遣沈充同乡沈祯游说沈充反正,并许以司空之位时,充仍冥顽不灵,决心跟着王敦一条道走到黑,所谓怙恶不悛,沈充之谓也。
但上述观点仅是道德上的评价,沈充之所以如此,还可以从更深层次找原因,我想到的两点:
一是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的矛盾,二是沈充错误估计了二次犯阙的形势。
沈劲之死的意义
沈劲之死,如洛阳之收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若无父耻在前,沈劲大可如陈佑一般弃城而走,避免白白牺牲。
参考
《晋书》
帝纪五
列传59 忠义传
列传68 王敦桓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