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祭祀

首先谈一谈祭祀顺序

中国传统祭祀文化里,人们上坟祭祀的顺序是“尊祖敬宗、昭穆有序”,即依据家族辈分的高低以及血缘的亲疏来排定,通常遵循“先远后近、先尊后卑”的原则。

这就有了一个疑问:有的人只认识父辈,不认识祖辈,因为父母生下他来就没有见过爷爷奶奶。如果你先祭拜祖辈,祖辈同样不认识你,这样的祭拜有意义吗?

所以,要我说,先祭拜父辈,然后父辈的魂魄跟着你再去祭拜祖辈,父辈的魂魄会介绍你给祖辈,说这就是你老的孙子,来祭拜你来了。这就有了祭拜的意义。

最最重要的是长辈生前的时候,你对待他们的态度和实实在在的孝敬,不是死后形式上的讲究。

再谈一谈祭祀几辈的事

有网文说祭祀不过三辈,即父辈,祖辈,曾祖辈。

这样也有疑问:如果一处坟地埋有五代或更多代先人,你祭拜了三代,那三代以上的不祭拜合适吗?三代坟莹是鲜花供品,而三代以上坟莹是荒芜凄凉,一处坟地两种风景,真成了奇观,那尊祖敬宗又体现在哪里?

三谈一谈祭祀有没有意义

不同文化与宗教体系存在差异,佛教认为人死后会投胎转世或升天。

那么,如果人死后投胎转世了,你去坟地祭祀还有意义吗?

这就要知道人死后多久会投胎转世的问题,也就知道人死后去坟地祭拜多久了。

按照佛教理论,人死后大约八小时神识完全脱离肉身,进入中阴身状态,也就是七七四十九天。四十九天后随着你的业报就可以投胎转世了,那迟迟不能投胎转世的,是你的业力所决定的。业力是什么?业力是你生前的言语与行为所产生的善恶报应之力。所以,人死后祭祀多久就不确定了,只好一直祭祀下去为好,不要说有没有意义了。

总之,不要讲究那么多无形的规矩,每年的清明节让每一穴坟莹都有鲜花供品,才彰显这个家族不但后继有人,而且人丁兴旺,繁荣昌盛。孝敬好在世的老人,不讲先后顺序的祭拜死后所有的先人,是我们一生最好的修行。

网图侵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