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看大学,是一个两相误的结局。
几年前,怀着一点点忐忑的兴奋踏入大学的校门,看起来不那么有大学气息的母校也没有影响到自己的情绪——一所学校是否优秀,不能用它的外表来武断。
事实却证明这个想法太过天真。人们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人,其实放在大学上也同样适用,一所大学有多少底蕴,它的生命状态如何,其实管中窥豹即可见一斑。高中时我很是嘲笑过那些带孩子去大学观光的做法,没想到被自己扇了好大好痛一个耳光。
母校很普通,正如我也不出众。偶尔我会和亲近的人抱怨下,当初不如在本省读大学,起码在一个211里还能稍微选选专业,跑这大半个中国还给调剂到个二本专业,那也罢了,还是个自己很抵触的专业。其实过去的事情没得更改,所以惋惜也好、懊恼也罢,不过是浪费心思,所以进了大学,我就砸吧砸吧嘴做了大学生,接触起了比别人根基浅半截的专业。
没有做出能让自己感动的努力,也没堕落到自己没法原谅自己的地步。一晃而过的四年大学生活,在毕业那天砸吧砸吧嘴也没砸吧出什么滋味。
唯独一点异样在心间。
四年时间我学了些什么呢?似乎学了不少,又似乎什么也没学。
这么想着,自己就着急起来了,于是就开始看书。买了不少书,还得选着看、排好顺序看。自己都觉得自己像是个开始上道的读书人了。
然后就迫不及待的检视自己毕业后的读书成果。
还是很杂,还是很浅。
却自以为比大学里强不少。
所以大学你是怎么回事啊你?
有一天和同学聊起这事,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深受同学鄙夷——自己不努力别把锅给学校背。
没道理,很没道理,老爷我不服气。死板也好,强制也罢,硬要说没有独立性也说得通,可大学前的学习,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自我总结还是学到不少东西,很有一点成长的喜悦。大学结束了,生活的压力也好,自我追求的提高也罢,硬要说是为了五子登科也可以,可大学后的生活里,既有了目标和信念,也多了份节制和坚毅,砸吧砸吧嘴也有一些味道。唯独在大学里过得龌龊惫懒且因循苟且。
所以大学你是怎么回事啊你?
以前看过的,不知道谁的文章里,说现在的大学办成了行政机构、研究机构、企业单位,各方面都有建树,唯独作为教育机构的本职工作一塌糊涂。
我深以为然,此锅可甩矣。
这自然是玩笑话,甩得了锅,甩不了结果,自欺欺人无所得益。但前面的话却没错,回头看大学,很难真心的去说母校尽到了一个学校在学习引导上的责任。借着培养自学能力和自我生活的能力的幌子,把本职工作搁置一旁,对学生进行放任自流式的管理。用那天和同学说的词来讲,完全是进行优选庸育,把有潜力的学生招入,却没怎么期望将他们塑造成为更优秀的人才,很有点例行公事的敷衍感。
放眼看去,母校的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不是孤例,不但如此,还颇有普遍性。
学校循环出一副要死不死自生自灭的态度,学生正好消磨出一副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性子,恶性循环,互为后腿,实在让朕心甚慰——毕竟大家可以度过人生中最为舒坦安逸的几年,令他人歆羡。
可韶华易逝,终归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