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可以确定的是,这不是广告也不是软文。不过我也是突然点了个广告看到的这个华为产品,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早已对智能手表有一个自己的看法。今天偶然看到华为的这个智能手表,我感觉很符合我认可的标准,至少路子走对了,只会离真理越来越近。哈哈 也是强行自己吹了一波。
看看华为商城的产品宣传图把,有点长,正文在下面:
必须要澄清的是:以下图片均来自华为商城,zurtol跟其没有半毛钱关系,仅对产品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做推荐也不做有关该产品的任何保证。
欣赏完这个W1星月系列,我是持好评的。不过要说华为的这款智能手表,还是要让苹果先来躺枪一下,做个铺垫。哈哈!
iwatch说实话出来的时候我认为纯属是凭借品牌骗钱的产品,或者说好听点算是尝试吧。我个人以为iwatch不会超过ipad的销量,如果乔老对ipad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我还可以承认。(虽然我认为他有点固执,比如ipad pro现在苹果官方已然有了吸附键盘设计,这难道不是surface的定义?真的能把ipad和便携PC分的开么?不尽然)
那么说说为什么我认为iwatch不会真正火起来,或者说像iphone那样被人真正认可,原因就是首先这条路之前没有人走对过。手表是一个很特殊的物件,手表有其特殊的内涵,还不足以刷新到一个智能世界的归类里。你可以让他智能起来跟上时代,但绝对不能以“电子表”的形式出现,要么你就做一个完全跟手表不沾边的“腕带”类产品。我曾说过iphone在很多国人眼里(尤其伪粉)是一个科技奢侈品。奢侈品顾名思义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我就不赘述了。因为人们,尤其年轻人不再想穿金戴银那样土气,总要有些差别化的东西来代替,所以你懂。这也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也不奇怪,以前是诺记的各种型号差别,现在是品牌型号差别。并不是什么坏事,更成就了苹果,也说明苹果的成功。
不过终究我还是不敢想象一个人带个iwatch再拿一个iphone,是怎样一种境界。然后还有些二的不行,生怕慢一拍丢失市场的应用还蜂拥而至。举个例子,就微信消息来了,你到底用iwatch看,还是打算用iphone看?或者打算用iwatch看消息,再用iphone回消息?或者你打算对着手表说话?画面太美我根本不敢想象!除了壕我也没有其他评价可以给你了。
至少以现在为时间节点,之前版本的iwatch真的路子走错了。我认为这一代iwatch并不成功,所以这次苹果来模仿一下华为吧。说不定下一代iwatch会走向华为这条路,切行切观望吧。之所以这样说,的确是因为华为这个智能手表的产品的确理解很到位,保留了手表的内涵,附带了智能时代的应用。就这么简单,但看似简单的结果,在定位产品时需要的是卓越的眼光,设计产品时更是要把握每一个细节,前后两者完美执行下来才有这样一个结果。为什么华为不容易,因为它理解比苹果更到位,也许开辟了智能手表的正途。我相信模仿这一设计的厂商会越来越多,不知道华为是否能够专利一波,哈哈。专利这种事情说不清楚,不懂,强者即规则。总之上面放那么多图出来,就是让看官们细细品味一下。
最后,捧是捧完了。但我还是要说一句:华为智能手表虽好,但只能说相对进步。进步的方面在于外表,内容没有什么提升。所以诸位还都是辣鸡~
没有人规定智能手表一定要能作为即时通讯工具,去为信息作传递、交互之用。这点华为依然没有觉悟,我还是认为这是理解上的问题。智能手表需要的创新应用的类型,需要的是另辟蹊径,而不是天生鸡肋。对于智能手表的应用平台应该有单独的划分,不要让智能手表去完成它没必要去完成的使命,人们不会因为智能手表而放下手机这一个最优秀的设备,也不会因为有了手机就会放弃手表。
再也别让我看到你的手表能够接收和回复QQ消息和微信消息了!这简直就是一句笑话!怎么好意思贴在广告上。难道你们产品经理脑袋里面扎了一根针?腾讯作为应用供应,他当然见缝插针,生怕在任何可能流行的市场中落后,但这是人家的正确策略,和你一卖手表的有半毛钱关系么?
说句题外话:手机的革命看电池。PC的时代依旧,并不会如乔老先生的愿,然而PC的革命看的是“鼠标”“键盘”的人机交互方式什么时候换。别说那些不靠谱的,体感?你给我挥手半小时我看看?用一年胳膊残疾了,谁给你陪?然后,语音?是条正道,但那更遥远。现在的产品都是半吊子,也就微软系稍微好点,但也只是稍微好点。语音交互的难度在于:
1、准确的识别用户所说内容
2、准确的理解用户所说内容
3、云计算:检索 关联 筛选 个性化建议
4、拟人化应答
所以啊,手表啊手表,你不应该代替谁,也不需要替代谁。做你自己就好,毕竟看时间的方式太多了。呵呵呵
手表说:“去年买了个表 作者是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