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需要刻度,人生一定要留下痕迹。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我们要逼着自己创造,反思,让这些思考沉淀、内化成我自己。
教师的每一个举动里都有思考,教师的每一点思考里都有创造,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行字做的每一件事,都渗透着教师的心血和智慧。
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着敬畏与珍惜,尽可能把我们的工作做成我们的作品,做成我们的财富,做成闪烁着我们精彩创意与幸福成长的艺术成果。
1、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充分准备,很难提高教学效益。
三次备课:第一次,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备课;第二次,参考教案、课件、视频;第三次,课后反思。
数学教师必备书:课程标准、数学课本、教学参考书。
教学设计:通篇以黑色为主色调,用不同颜色批注,比如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意图用红笔批注,学生问题预设用蓝色批注。第二次、第三次备课不是重新写一份教学设计,而是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再修改,其他老师的好的设计、自己的课后反思(教后录)用其他颜色批注,把教学设计做成作品、艺术品、珍藏品。
板书设计:
主板书占黑板三分之一,在最左侧。
副板书分为两部分,各占三分之一,用于例题规范、学生板演。
教后录:
教学目标(如何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在下面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何种方式补充?)
正思(这堂课哪些做得好,需要继续保持?这堂课哪些做得比其他同行好,可以继承发展?)
反思(这堂课哪些做得不好,需要下次改进?这堂课同行哪些做得比我好,需要取其精华?)
作业批改作业错误整理(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哪些错误可以在新授课解决?如何改进教学设计,突破这些易错点或难点?)
参考其他版本教材(这堂课的教材设计与浙教版有何共同点?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它的好处是什么?这堂课的教材设计教材之间有哪些差异?哪个设计更好?还是各有千秋?它们的好处又在哪里?我还可以如何改进我的教学设计?)
2、听课
倾听、借鉴,是优秀教师必备的良好习惯。
同行之间的切磋琢磨,是快速提高自己的必由途径。
听同一备课组的课,正是我们之前所说的第二次备课的一部分,听课要写听后记。
听后记:
教学设计(设计好在哪里?我需要继承。如何改进我的教学设计?)
课堂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是怎样鼓励、评价的?)
教师教态、语言(如何吸引学生兴趣?如何让教师上课有激情?从他人身上寻求答案)
教学目标(如何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在下面的教学中,我如何改进教学设计?)
板书(主板书、副板书如何设计?我有更好的设计吗?)
正思(这堂课哪些做得好,需要继续保持?这堂课哪些做得比其他同行好,可以继承发展?)
3、上课
学生先行,交流呈现,教师断后。
学生倾听是学生学好的关键。数学课堂必备课堂练习本(注意:不是草稿本哦),当堂批改,简略记录相应学生的错误,作为课后辅导、布置作业的依据。对于课堂上没有批改完的,组长收齐,交老师统一批改,有错误的督促学生及时订正 。上课把完整过程写出来,学生上课参与度高。
4、公开课
展示是最好的成长,学习是最好的福利。借用同行的无偿监督,来促进自己的快速成长、内涵提升。
公开课的每次磨课,记录所有评课老师的观点,整理、内化,经历磨课我的进步在哪里?我在以后课堂上需要改进?哪些是还没有纠正的?需要我以后多加注意。
5、课后辅导
可以安排三个课代表,课代表1负责收集平时作业。
提高题:对于学有余力、吃不饱的学生,每天布置一道与当天内容相关的难题,课代表2负责收齐,上交老师批改,错误的督促订正。
基础题:对于基础不好、能够有所提升的学生,每天布置2道课本改编题,课代表3负责收齐,上交老师批改,错误的督促订正。
6、作业批改
教师要做到及时批阅,并且要注意使用中肯而激励的语言沟通。
一定要落实二次批改,在二次批改时可以问问学生某一题是如何做的,第一是确认是否真会做,第二是加深印象,巩固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