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各种创作平台。各种暴晒自己如何如何的自律的文章,思维导图,精辟语录,励志的计划。但细看之总会发现都没有结果,一段时间的输出结果是什么?
起初每当看到别人那么严格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我会无比的焦虑,还甚至失眠,别人那么的优秀,我却依然赖床,任何的计划都换不起我沉重的身体,这样的不自律,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
毕业五年的干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想要跳槽,却家庭负担,职业技能也随之安逸工作而消退,丧失是竞争能力又该何去何从?前几天网报被辞的32岁IT工程师,心有余悸。都说了三十而立,可怎么能立?以何而立?这个尴尬的年纪,工作的范围在慢慢的缩窄,工作的内容也慢慢的固化,交际的圈子更是慢慢的定型。看似很稳定,却又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无边无际的深渊—经济债务危机中,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这种压力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我们放弃不了工作,更找不到自我。
早晨起来看着镜中自己涣散的目光世界向上的发际线无比感叹这是我吗?这是曾经一上班就刻不容缓的自己吗?这是曾经办公室积极打扫、烧水的小姑娘吗?似乎太陌生了,一点踪影都没有。想要改变想要追逐曾经的自己,却感叹岁月无情。
今年自律这个词无时无刻不在绕在耳边。大学同学也发表了一条,这样一个状态说。你瞅你又不自律,那你这辈子就丑定了。然后去找他聊天了几句,因为我也就特别好奇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然后他特别自豪地告诉我。你看。曾经大学里的学渣的我,我现在却是商业精英,我的逆袭你感不感到惊叹。我只是觉得。人跟人之间的成功有可能并不是一味的只有自律,就能够决定他的成功,可能背后还有机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他噼里啪啦的给我发了一大串的各类文档。都是来计划他怎样去实施怎样去运动?怎样去提高?我想这种文档网上一搜,多如牛毛。我就跟他讲老同学,你给我一点真正的真经吧,不要这样忽悠我。他一直坚持下来:都因为我从小家庭贫困,怕贫困所以才那么努力。末了他送了我一句话:心之所向,必有阳光。
对呀,就真正的面对自己内心的向往才能真正的自律。
以下是我跟同学聊天后的感悟。
每个人的自律都需要真正的从自己内心的和自己和解,制定属于自己的私人自律计划,你才会得到持续的自律,得到不一样的结果。别人的自律永远无法复制,别被别人的自律绑架,静下心来找到你自己内心真正自律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