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日,荏苒的时光将我的角色一次次转变,从紧张稚气的考生到变成教师监考直面别人的战斗到成为考生家长再次煎熬到今天已然老道的监考员也算是半生与考场不出左右,无数次备战高三无数次考场征战,不是在考场就是在走向考场的路上,算是与考场有缘……难免感慨万千……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四十载,几代人历经改革的春风拂面或是秋风萧瑟的肃杀,真是几多欢笑几多愁,如果承认绝对的公平从不会有,那么从我内心而言,横观纵看,由古至今高考就是绝大多数人改变命运的机会,事实也的确如此,古时的科考,现今的高考都是中国必须直面的大事纪。在纷纭复杂的考试中,高考是最不看脸的一次考试,为龙为凤在此一搏。在人的一生中无论你想与不想,它都是一个分水岭……一个将在你记忆中出尽风头的浪尖……更多的可能是一个拐点……
话说自己的高考已是三十年前,那时的高考还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生活的那个小镇大学生简直就是天才的代名词了,真正走出来的大学生也真的是寥寥无几,好像还是从我们这届才略多起来。我初中去了北京, 高三回到户口所在地一个偏远小镇考试,印象里没有人做什么考前指导或是志愿填报辅导,哪里像现在有人耳提面命甚至有专业机构应运而生。
提前半月回来适应环境,结果是根本不适应,感觉没有了组织,像无头的苍蝇乱撞了一回,以三十分之差败下阵来。高考那天本地没有考点,记得早早起来是邻居的大哥和妈妈一块骑自行车送我到一小时车程之外的恰特一个中学考试的,中午就在外面随便吃一点然后找个阴凉地方午休准备下午的考试,哪里像现在的孩子,一个城市住着都早早地在考点旁边订了酒店,伺候得周周到到,不敢有半点差池,然后考场门口是人山人海的送考接考大军,俨然如临大敌。两天的时间是整个学习生涯的一个划时代转折,一个终点另一个起点,一个人生的蜕变,一个成长的飞跃。
补习一年做足了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考消得人憔悴之势,越雷霆万钧考得一个算是很高的分数却报了一个最低的学校,不敢说明珠暗投却绝对是浪费了一堆熬星星熬月亮换来的分数,若是现在得激首扼腕把肠子悔青,好在那时傻乎乎的懂太少,只觉上了大学便好……
毕业成为教师,总是在考场上看着高三考生奋笔疾书,看着他们脖子上那光线下清晰的绒毛,就会感叹:青春真好,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大把的青春是资本。有时骄傲的他们会大喊:青春也是可以用来浪费和挥霍的。便老大徒伤悲。
多年后的我多么希望时光倒转,我会无比珍惜,我想用现在的一切换我的重生,换回我的贫穷,我的愚钝,我的单纯,我的懵懂,然后重新来过,只留毅力和一些纯纯的念头,只留我的努力,我拼搏的劲头,然后重新学习、遇见、工作、生活,让许多刻骨铭心的遗憾变得圆满,完善一个更好的自己,然而这终究是黄粱一梦,现实的一切都是单行线,我只能读书、读书、读更多的书来充实自己,总觉得自己没有认真的年轻过,所以我必须选择优雅地老去……
然而那段记忆总是在某一时刻如决口的堤坝奔泻而来……
高三,最是无法忘怀的一年……
那无休止的枯燥让我总是想快点结束, 结束那份煎熬那份苟且,奔向诗意奔向远方,然而离开了才知道,你离开的其实是你此生最美的风景,而且再也回不去,当时的我们却无法知道之后它对我们的影响将渗透一生。记忆的网从此张开,密不透风地罩你一生。有多少事都应了那句诗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总是在梦中一遍遍地高考,看不清题,答不完题,在焦急和怅惘中醒来,才知道结束的不是一场考试,而是自己懵懂的少年,是一段时代,这场考试身兼了厚重的仪式感,结束了才知道那份生命中的懵懂是那样美好、纯洁、不可复制。那每日的晨读、那背不完的公式,那做不完的模拟,改不完的错题,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操场上微风里或激昂或懒散的广播体操,走廊里不经意的擦肩,阳光穿过窗棂留在课桌上的暖都是此生的缘,都会时常晃动着在记忆里一再出现,梦里还在吟唱的诗词经典,枯燥的政治条款,内心深处那一丝青春的萌动,对某个身影的喜爱,喜欢却不能表达、想念却不敢触碰的视线,那一丝丝少男少女的情怀,那毫无杂念的大笑后的明媚的脸,藏不住心事的眉间都会渐行渐远,如风消散……青春,有时就是瞬间,这场考试或是个节点,此前的在父母身边的恣意任性各种耍赖,此后你要藏在心里的角落,你要独立要长大要有主张要不再慌乱,你已与少年无缘,一直觉得青春最好的就是可以恣意张扬、自由身心,可以不怕失败,奋斗了再奋斗。王国维曾感慨:一事能狂便少年 。高晓松说:你不慌张了 ,青春就没了。可见青春是有标记的,是一段可以可以慷慨澎湃、热泪盈眶、激扬文字、或青涩却唯美的年华,所有对中学的留恋都随着这场考试成为怀念……
2017年北京第一天的考试是阴天,在亭间徘徊等待监考,亭上爬满绿色的藤蔓,红色的小喇叭花探头探脑伸着笑脸,有雨丝飘然而过,美好而伤感……我已平和不乱,哦,我逝去的青春,不再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