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不少朋友都在转急救知识里心脏复苏的视频,说明大家对生命和健康越来越重视,我觉得这非常好。
的确,当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各种疾病低龄化变得纷至沓来,防不胜防的时候,了解和学习相关健康和急救知识,将非常有必要,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从容理智的应对。
记得刚上高一时,学校的陈校长很有创新和先见之明,特意邀请市里红十字会的急救老师给同学们讲解急救知识。我是一名70后,在当时的80年代,很多同学都觉得没必要学习急救知识,猴年马月才会用到啊?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那一届5个班只有10名同学报名。我当时想法很简单,就觉得学习急救知识,危急时刻,我可以帮助别人,特别酷(哈哈,从小就想当抱打不平,乐于助人的大侠)。当时我们学的有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溺水、骨折、出血的紧急救治和包扎方法,都非常实用。我学的很认真,盼望着万一哪天有紧急情况,我也可以像电视上那些英雄一样,挺身而出,救助他人。
尽管到现在为止,这项知识一直都没用上。但是我想说,有些知识和技能看似没用,关键的时候就会产生大用。
特别佩服我的父亲,他一直很有先见之明。就像在我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刚开始流行暑期让孩子学习游泳。记得学习游泳的费用不便宜,还是省体校的教练老师教,父亲毫不犹豫给我和弟弟报了名。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要学习游泳,父亲则对我们说:学会游泳,关键时候,能把自己救了,这就很好。尽管在当时学游泳的培训班里,我和弟弟都属于班里有些年长的孩子,所以学起来有点慢。但是没关系,这些技能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直到现在我还非常感恩父亲,他让我们学会游泳派了大用处。
记得有一次春游,公司里组织员工去南阳西峡漂流,我们那一船6人,在一个转弯的当口,一个浪太大,一下子船就翻了。船夫都吓坏了,因为他也没有意识到这个浪势头会这么大劲。而我一点不害怕,和船夫一起,扶起翻到水里的船,告诉大家别紧张,如何用手用脚划动,将头露出水面,保持均匀的呼吸。后来我们齐心协力,我和船夫指导大家一起,慢慢游向岸边,带领同事们顺利离开了恐慌和危险。
所以学习和做事一样,不要带功利,很多知识和技能,不是有用了才去学,而是学了关键时候才会有用。做人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先做人再做事儿,先付出,才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