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和朋友一起吃饭,饭后又去新开的寿司店坐了会儿。忘了期间是谈到什么,把话题一转跑到星座上面来。朱总说,你看,他就是个典型的双鱼男,双鱼座的都是优柔寡断的种。虽然我做某些事情的时候确实会优柔寡断,但是听到她俩这么把部分人的一个特质直接扣到某一群人身上的时候让我有点不舒服。
记得小学初中的时候我跟同龄人一样,也会喜欢看一些星座运势占卜类的东西,那时候觉得,啊研究星座或者占卜的人都好厉害,居然能够把我们这些陌生人分析得这么透彻,时常忍不住就会捧着书虔诚的跟着书上写的星座运势来感知一下自己接下来所谓的运势,甚至是拿自己的星座跟喜欢的女孩子星座去作分析,她性格如何?喜欢什么东西?能不能跟我合得上拍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有时候还会为书上写的,双鱼座跟XX座谈恋爱是不会长久或没有好结果的论断而伤心上好一阵子。
直到上了大二,看了古典老师《拆掉思维的墙》里面的一个章节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都是陷入到思维的一个怪圈中,所谓的星座或占卜实际上玩的只是一种心智模式。星座书上一般都会罗列每个星座所具有的若干种特性,若你发现其中某个特性刚好你身上也有,接着就会不自觉的审视自己身上是同时还具备另外几个特质,一旦你偶然发现过往生活中的某个细节恰巧能够跟书上所说的特质对应上,那么这个特质就会成为你的标签,死死的钉在你身上,在今后的日子里左右着你的生活,慢慢的,你就会从一个原本不具该特性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切实拥有这一特质的人。
在接触星座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外向的人,偶然从星座书上看到“双鱼座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这几个字,心想,对啊,我确实挺内向的,小时候每次家里来的客人多一点,我就喜欢往房间里躲,不喜欢跟在那么吵杂的环境中跟大家一起聊天什么的。从那之后,“内向”这一特性就深深的刻在我的生活中,直到今天我还是没能摆脱。
记得小学的时候,班上一个同学没钱买心爱的玩具,于是便从家里偷了钱,这件事情传到学校,每个人见他都管他叫“小偷”,之后便时不时会从别人口中听说,他好像又从哪里偷了什么东西......幼时为了某件心爱的玩具或者爱吃的零食,从家里偷钱的人虽不普遍,但也不少。在我看来我哪位同学其实本质并不坏,只是在他不小心犯了了错,于是便被周围人往身上订了个标签,既然“小偷”的标签都有了,那偷一次跟偷两次还有什么区别?
不要随便往我身上贴标签,尤其是负面消极的标签,你不会知道你随便往我身上贴的一个标签今后会对我的人生产生多大的影响,最能回答“我是谁”的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我自己,而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