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的人们,应该很久都不看电视剧了吧。
曾经,晚间那段黄金时间陪着父母守在电视机前的记忆应该属于上一个年代了,那个年代,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生存压力。一个年代过去了,如今的黄金时间呢?小孩们抱着手机乐在其中,青年们为了生计加班加点......
这个现状可能很久很久都不会改变,都是不得不说,近期的这部小别离让很多人又拿起了遥控器,又坐在了电视前,又让很多人重新有了数着广告来盼下一集的感觉。
我不是一个职业的评论人,我不懂得如何评价一个演员的演技(虽然我觉得黄老师和海清老师演技真的很棒),一部电视剧的设定,我只是一个大二的学生,我只想分享一下我看到这部剧的收获与感想。
剧名是小别离,剧情也是以几个家长把孩子送出国的想法展开,的确,当朵朵和小宇都奔赴美帝的时候,我以为这个剧就要结局了。实在是没想到,小别离的结局竟是三个家庭在飞机上的大团圆。
这其中,发生了太多故事,有人在这部剧中预见了未来;有人在这部剧中回首了过去。如果你是刚刚经历过中高考的孩子,看着这部剧,想必满眼都是挑灯夜读的自己以及爸妈放在桌前的一杯牛奶,几颗核桃。如果你是新婚不久的小年轻,看着这部剧,想必满眼都是对未来的疑惑,是做一个老张那样的企业老总,还是方圆那样的模范丈夫亦或是老金那样的普通的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触。
三个孩子,三对夫妻。我试着概括这部令我印象深刻的电视剧,但是发现我并不能做到,原因很简单,这不短不长的45集里面涵盖了太多主题,传授了太多生活哲学,人生道理。教育,家庭,事业,亲情,友情,处世......一章一节,一字一句间总能教会我们很多。
全剧以孩子为中心,以孩子为起点,那么不妨就从孩子说起,从教育说起。三个截然不同的孩子,很学霸很懂事的琴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小宇,成绩介于学霸学渣之间却在小说界已获教主盛名的朵朵,三人情比金坚地久天长的友谊告诉我们,成绩这个东西,决定不了孩子们的友谊,不似地位,可以决定大人们的关系。家长们在这一点上也开明的很,从未听到文洁亦或佳妮对女儿说过,离那不学习的讨吃鬼小宇远点。三个人,没事的时候一起玩一起笑,有事的时候你帮一把我帮一把你献一计我献一策。朵朵的小说,小宇总是第一个打赏点赞;小宇送的香水惹恼蒂娜的时候琴琴朵朵帮着小宇说,怎么就您家太太那么金贵;琴琴面临过继风波的时候,小宇朵朵帮着想出了亲妈变小姨的计划。甚至当小宇和朵朵已经铁定要出国的时候,他们竟然还愿意再走进中考考场,陪着闺蜜琴琴,共同打完初中的最后一场仗。
分开来看的话,我想重点说一下张小宇。从最初的一个调皮捣蛋,和后妈吵得难解难分,爆出“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的小刺头,到自己主动去澳洲留学,打工,到最后托福考了87分成功登陆美利坚领土,回来还给老爸后妈带了礼物的乖孩子。小宇的变化,成长,让人甚是感动。其实,小宇一直都不坏,他只是好多次好心办了“错事”,或者,他只是太爱他那个死去的妈妈。爱到不能接受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小妈,换句话也可以说是这个年轻的妈接受不了这个这么大的儿子,直到那天在学校的办公室,蒂娜说,我是年轻,是什么都不懂,但我懂一点,我是张小宇的妈,你们谁都不能欺负他。那一刻,小宇或许嘴上还挂着倔强,但是心里,应该已经接受了这个年轻的妈。
再说琴琴,琴琴一家的故事没有太多波澜。家庭条件在三家当中最为不济,但是不得不说导演还是公平的,为这个家境一般的家赋予了一个学霸的女儿。至少在学习方面,不会再有那么多的纠结。然而,思考一下吧,生活中有多少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没有这样学霸的孩子却还在为孩子苦苦寻找出路?这样的家庭有这多少的纠结,要么父母杀出一条路,要么孩子杀出一条路,想着复杂,看似简单,做起来却还是复杂。即便是这样优异的成绩,佳妮也从未放下让孩子出国的念头,为了这个想法,她甚至走在了过继孩子的路上,奈何金志明是一个那么疼爱女儿的人,还是迎来了一纸合同书,万幸万幸,佳妮最终还是没有在纸上签字,这也告诉我们,爸妈为了你的未来可以承受很多,他们可以省吃省喝,他们可以加班加点,但是,他们却不能承受失去你。
小宇那样的“学渣”少有,琴琴那样的“学霸”也少有,在中国最多的还是像朵朵一样的成绩忽上忽下的孩子,有着收入不好不坏的爸妈,有着自己非常非常喜欢做的事,每个周末要像学霸一样去上补习班,每个晚上也会像学渣一样玩着手机。这样的孩子,在十字路口前的选择,最是艰难,爸妈在特殊时期的教育,最是关键。方圆和童文洁的教育模式很不一样,一个自由放任,一个宏观调控。包括文洁在后期都有反思到,自己一直在要求朵朵走在她设定的轨道上,这是一个有强迫症的妈妈,她关注着孩子的每一次月考,每一次作业。成绩稍有差池,立马阴晴变化。在我印象中,方圆似乎只有一次对朵朵发过火,就是那次朵朵自己走丢的时候,那一次平时和颜悦色的他是真的生气了,他对着朵朵大发雷霆,平时畏惧三分的文洁在旁哭泣着说别说了别说了,换来的是一句你不要管。那一幕真的很动人,在这样一个父亲眼里,孩子的安危比成绩要重要的太多太多。朵朵是三个孩子里最可以不走正统教育模式的,他的小说那么畅销,完全可以彻底走上这条路。朵朵后面的故事没有演,但是他在签售会上的那一番话确实令人深思,他去到美国之后,才想要去读红楼梦,西游记,读多了英文,才更爱方块字。这是一段有大情怀的话。相信不少身在异域的孩子看到这里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本人不在国外,但是一年多来外语专业的我整日浸在英文俄文之中,才想起了趁着空闲去读一读金庸,看一看古龙。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参加洋高考的孩子越来越多,可是,不少如方朵朵一样的孩子正在国外过得不开心,不少如吴佳妮一样的中产阶级却削尖了脑袋想把孩子送出去。真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种事,比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