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
“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之一,在这一天,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尽力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吃团圆饭。
十五首经典的除夕诗词,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
1、《除夕》
葛起耕〔宋代〕
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
屠苏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晓厨。
彩绚户庭更郁垒,欢传院落竞樗蒲。
老来乐事关心懒,吟对梅花撚断须。
2、《丁酉除夕》
黄淮〔明代〕
愁思殢人如中酒,流光过眼竞飞梭。
岁事又从今日尽,衰颜不似向时多。
寒炉榾柮春生席,故里梅花雪满坡。
白发双亲幸强健,不知消息近如何。
3、《除夕吴子充诸人集旅寓有感》
谢榛〔明代〕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
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
4、《双雁儿·除夕》
杨无咎〔宋代〕
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
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
大家沉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5、《南乡子·除夕又作》
李处全〔宋代〕
和气作春妍。已作寒归塞地天。
岁月翩翩人老矣,华颠。胆冷更长自不眠。
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
捧劝大家相祝愿,何言。但愿今年胜去年。
6、《霜天晓角 除夕》
陆珊〔清代〕
韶华暗徙。爆竹声声里。
守到烛花成片,留不住,年如水。
闺房占吉利。金钱罗玉几。
岁岁年年如愿,团圞夜、总欢喜。
7、《除夕宿大云院》
魏时敏〔明代〕
岩风吹野树,溪雨浸山田。
自汲烹茶水,谁供买酒钱。
苦吟方得句,多病只贪眠。
不管人间事,清闲过岁年。
8、《除夕》
赵翼〔清代〕
烛影摇红焰尚明, 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 要听雄鸡第一声。
9、《客中除夕》
袁凯〔明代〕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10、《除夕》
于谦〔明代〕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爆竹惊残梦,寒镫照独眠。
风霜催腊尽,梅柳得春先。
抚景情无限,那能不怅然。
11、《除夕口占》
唐寅〔明代〕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天寒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12、《鹊桥仙·立春除夕》
郭应祥〔宋代〕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
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13、《除夕》
陈肖兰〔清代〕
一年除夕兴应赊,叵奈多愁度岁华。
两地风光劳远念,六街箫鼓静无哗。
当窗老竹初生笋,带雪寒梅欲吐花。
最怕每逢佳节到,团圆欢饮羡邻家。
14、《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清代〕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5、《水龙吟·小童教写桃符》
孙惟信〔宋代〕
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
神前灶下,祓除清净,献花酌水。
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
但吟诗写字,分数上面,略精进、尽足矣。
饮量添教不醉。好时节、逢场作戏。
驱傩爆竹,软饧酥豆,通宵不睡。
四海皆兄弟,阿鹊也、同添一岁。
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