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索性找了个铲子,不停的小心翼翼地翻着土,生怕万一有萌芽的种子被我弄伤了怎么办。我在播种过的地方不甘心的仔仔细细的找,大点的土块也被我捏碎,看看有没有种子藏在里面。我抱着一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的心态,下定决心要扒开土,看看到底怎么个情况。
自从三叔一家人去广东之后,我接管了菜园,本想着大显身手,种出许多的菜来自给自足。不曾想第一次播种就以失败告终,确切的说为了表示对我的嘲笑,还特意有且仅有的长出了唯一的一棵菜苗,孤零零的立在田垄里。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连续的几日高温,让我感觉播种的时机到了。按照“经验” ,我把翻好晾干的一畦空地,每十几厘米远挖一个坑,然后每个坑里放两三粒豆角种子。兴致昂扬的一口气种完了一包菜种,大概有七八十粒的样子。随后,我打开小水泵,抽水灌溉了一番,心里想着按照这个节奏,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吃到自己亲手种出的菜了。
在我回家后,饶有兴致的给老爸说起我种了一畦的豆角,刚刚浇完地。
“你有没有把豆角种子先用水泡一泡,催催芽?”老爸问。
“额,好吧,我没泡,直接播种了”
“种子没催芽,而且还立即用水浇,地会板结的,估计出不来,你应该先催芽或者播种后过四五天再用水浇。”
我心里将信将疑的嘀咕着,应该是可以出来的吧,毕竟按教程经验是让播种后用水浇的。总之,我不相信自己忙活了半天的劳动会没有回报。
过了三四天后,我觉得种子应该萌芽了吧?我跑去看了看,还是那片干净的土地,没有长出来的意思,糟糕的是土层果真结块了。我也不敢轻易的去用爬犁搂地,怕万一种子都在发芽,弄折了可不好。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安心的再等等看,此时的我还是觉得没有任何问题的,菜苗只是长的慢一些,总会出来的。
如此又过了三四天,我跑去看的时候发现有一棵豆角苗露出了圆圆的脑袋,我心里踏实了,也松了一口气。我笃定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出来一棵苗,后面的苗也同样能出来。满心的期盼等待,又是三四天过去了。本以为是长满菜苗的一畦空地,竟然还是那一棵孤零零的苗,稍有不同的是这几天它已经长高了许多。
我再也按耐不住了,经过好一会的仔细翻找,终于找到了一粒播下去的种子。让人失望的是种子已经腐烂掉了,还保持着最初的萌芽状态。结果就是这样了,和我爸预料的一样,种子果真都没有长成菜苗。此时此刻,就像攥到手心得东西突然丢失了一般,说不出的滋味。
回头再看那棵孤独的菜苗,似乎又多了一分玩味的笑意。不知它顽强的破土而出是为了给予我一丝安慰还是仅仅为了嘲笑我一番。
细想之下,果然是隔行如隔山。看似简单的播种,没想到一不小心就到了绝产的地步。还好我种的不是庄稼,要不然误了农时,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此外,还是要按照时节,遵守自然规律。播种前姥姥告诉我过了清明节暖和了,就能种了。我只记住了天暖和,忘记要过了清明节。现在想想,种子没有成功长出来,和清明节前的那几天降温也有一定的关系吧。毕竟按照惯例,清明节以后的天气才会真正的稳定回暖。
实践过的经验才是最靠谱的,网上那些如何播种的方法,多半是坐在办公室里写出来的,估计连作者自己都不曾使用过。事情只有多次做过,一次次的积累,才能有更完美的结论和方法。
种菜尚且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太多的时候,本以为自己读了几本书,学习掌握了书上的方法经验就能让自己获得同样的成功。于是乎急切的照搬到自己身上,准备撸起袖子干,等做了一半搞得灰头土脸后,才痛定思痛,觉得书上的方法并不适用自己。
我们想从别人那里获得一个走向成功的捷径,来来回回的尝试不同的方式方法,依然原地打转,没有前进一步。所以说,慢慢来,才会快一些,无论我们想做什么,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得打好基础,按自己设定的目标努力且坚持的去做。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可以作为辅助我们前行的工具。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坚持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