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古代最为伟大的词人。诗风豪放,也深情重义。《江城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悼亡词,之后千千万万首悼亡词都没能超越这一首千古绝唱。许多人正是因为这一阙凄美的词而爱上了苏轼,我也是如此。不知道是哪种神奇的力量,读到这首词时,心里就会突然被激荡开来某种情感,不知不觉间就让人产生共鸣,不禁潸然泪下。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与王弗的确是才子佳人,天生一对。王弗十六岁时,正是花样年华,便嫁给了十九岁的苏轼。王弗知书达理,性格敏而静,是热情单纯的苏轼的贤内助。两人也十分恩爱,王弗总是能够细致入微的照料到苏轼,她热爱这个潇洒豪爽的文人。
可是天妒红颜,王弗仅与苏轼一同生活了十一年便抱病离世,年仅二十七岁。二十七岁是一个怎样的年纪,是一个女人足够成熟,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与丈夫扶持走完后半生的年纪。她与苏轼的日子还很长,可就这样离开了苏轼。后来的苏轼又娶了两任妻子,可却都没有像爱王弗一般深情。此后在没有人像王弗一样“幕后听言”,没有人为他磨墨点烛,没有人在与他共享诗书之妙。于苏轼,是怎样沉痛的打击啊。
一晃十年过去,苏轼已经是四十岁中年的年纪,他经历了太多风雨坎坷,在许多地方奔波,可是王弗就一直住在他心里,从未离开。一个平常的夜晚,苏轼梦见了已阔别十年的亡妻,醒来以后悲痛欲绝,对亡妻的思念如涛涛江水不可断绝,他起身就挥笔写下了这首史上第一的悼亡词,书写十年来他对亡妻从未停止过的思念。
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是一个怎样的长度?十年足够让一个人从青涩到成熟,足够让一个人从满头青丝到苍苍白发,足够让一个人从卑微到灰尘里到万人瞩目。十年过去了,苏轼仍未忘记亡妻,他颠沛流离,被贬被褒,历经了太多太多事,对于王弗的思念更是愈加深厚。两人却是一生一死,天人永隔,思念亡妻,只得梦中相见。
苏轼强忍着心中的思念,眼前却仍浮现着亡妻的模样,想要忘记,却越发牢固。思念是苦药,如此难熬,折磨人却又无法解脱。一时间那十一年的片段都涌了出来,苏轼又回忆起了他们曾经如此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书房的吟诗作对,是鱼塘的嬉戏打闹,是院里与儿子的玩耍。苏轼嘴角轻轻扬起,眼泪却是汹涌而下,止不住的思念,止不住的痛楚。
这时候,词人是多么想冲到亡妻坟前,与她痛诉衷肠,向她好好说一说自己十年来的艰辛,说尽十年来对她从未停止的想念,哪怕只是为她坟头扫走落叶除去杂草也好。可是自己是身在密州啊,与亡妻的坟墓相距千里,心里纵使有千种风情,说给谁听呢?一想到亡妻孤零零的坟墓无人照料,无人问津,苏轼心头就更加抑郁。为何要对自己,对王弗如此残忍呢?为何相爱的两人却要天各一方呢?苏轼不明白。
他都禁不住开始展开了不切实际却美好的幻想,要是王弗又出现了,又回到自己身边了该多好。可他却又忽然想起,这十年,自己已经衰老,两鬓斑白,皱纹满面。我仍青春美丽的妻子一定已经认不出来我了吧。不是词人白日做梦,而是他真的希望,王弗能够回到自己身边,哪怕只有一秒,一秒也好。让苏轼再能抚摸一下她凝脂般的脸庞。可终归只是幻想。
苏轼做了一个很美好的梦。他又回到了故乡,还是那间熟悉的茅屋,还是没有变的院子,阳光明媚,清风微拂。他轻轻地推开了木门,仍年幼儿子欢快地跑出来迎接他,抱住苏轼的腿,笑靥如花地向他展示今天捉到的蛐蛐儿。苏轼又走进卧房,看到妻子正倚在雕有精致花纹的窗前,梳着自己如瀑的长发。她听到动静扭过头来,看到一动不动的苏轼。两人对视,不知道为什么的,泪如雨下。苏轼只顾着流泪,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十年的思念啊,岂是两三句话便能说清的?王弗也是只是落泪如珠。就像柳永后来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可苏轼还没来得及享受与亡妻见面的这个时刻,梦便醒了。除了打湿的枕头,没有任何东西改变。
梦醒了,只有冷冰冰的床和如刀一样残酷的月光。
每年想念亡妻,肝肠寸断的地方,都在月明的夜里,矮矮的松岗上。
这首《江城子》让人读来只有无尽的悲怆与痛苦。是对亡妻绵绵不断的思念。是一个怎样的女人,才会让这样一位豪放不羁的词人变得如此深情,十年都对她念念不忘呢?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弗的确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好妻子,不然怎会引得苏轼如此大的想念。这首诗是在记梦,更是在记情,在写他们十一年建立下的深厚感情。毕竟是结发夫妻,那份心里的牵挂是其他人不可比的。
这阙悼亡词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潇洒但仍重情的苏轼,他,千古独一份。为什么这首悼亡词再没人能超过,或许就是因为这里面倾注了独有的苏氏豪情。我突然觉得,王弗真是一个很幸福的女子,她的操劳付出,终是换得了苏轼对她一生的钟情对待。
ambition. 20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