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聊一聊,最新的一部印度神片--《起跑线》。
在聊这部电影之前,我想先聊一聊中国人是如何开始面临“起跑线”这个问题的。
今年两会的时候,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的议案建议全面放开三孩,他表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口稳中有升”。
事实上,“二孩政策”出台已有两年多,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7年国内人口出生总量和出生率不升反降。
计划生育出台之前,我觉得家庭普遍多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养儿防老”,以及“养儿防老”背后带来的“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国家防老保障措施不足,中国人只能将其职责转移至家庭,从而从家庭中获得自身的保障,这属于时代的无奈。
随着如今社会养老、商业保险的发展,家庭的防老职责获得转移、减轻。“养儿防老”逐渐变成一种精神寄托,“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消失殆尽。生小孩这件事也获得年轻家庭更多的思考。生小孩的意义在哪里,生完小孩又是否养的起?
过去物质匮乏的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意识不到教育有多值得关注。学校只是“托儿所”,放完学回来的小孩需要做家务干农活。等到一定年龄,男孩子就要出去学一门技术开始挣钱,女孩子就可以嫁人。“老大穿不下的衣服老二穿,老二穿不下的衣服老三穿”,那时候养一个小孩根本没有太多的额外支出。
不过,过去的那些情况我们越来越不敢想。物质生活逐渐丰富,教育问题更多地被放在桌面上来考虑。学区房价格越来越高,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开始不断转移学校位置来调控地方经济发展获取GDP攀升。课外辅导机构开始林立,因此赚的盆满钵满大有人在。小孩的睡眠时间逐年下降,“睡眠问题”不断被各大媒体提及。各个大学争抢“985”“211”“双一流”各类标签,而各类企业也趋之若鹜。
因此在这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时代,在这种信息急速爆炸人人紧张的时代,大家恐怕都要面临小孩子的“起跑线”问题。
说回《起跑线》这部电影,关于“起跑线”这个问题,我想主要从父母以及学校这两个方面来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说说父母方面,这其实是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所属阶层对于孩子教育影响的问题。我们开始成了一种认知就是:经济越发达,一个人从出生被赋予的阶层就越巩固,这个是没有办法避免的问题。
电影中主角拉吉与米图的小孩,住在最豪华的房子里,参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聚会,上着全方位服务的辅导班,同时父母还能掌握各类信息、悉心关照。对比之下,身为打工者的穷人父母是因为偶然之下才会知道贫困生入学资格这一消息的,贫民窟的穷人父母会逮着一个能说了一两句英语的人来教他小孩。
穷人小孩父母只能教会小孩真善美,只能教会小孩如何在贫困之中生活下去,也只能教会小孩面对挫折如何咬牙熬下去。那些需要用物质来填充的,他们是永远给不了的。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是了不起的,有钱人可以为了小孩甘愿尝尽贫苦,穷人可以为了小孩甚至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可是起跑线的问题的确存在,因为贫穷与阶层所带来的认知对比确实存在。有时候我们安慰自己“起跑线”是不存在的,那只是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父母对于我们小孩的爱都是一样的。
说说学校方面。《起跑线》说的其实是学校比较黑暗的一方面。面上政策清清楚楚的学校,怀念疾苦同情弱者的校长,到影片的最后都不过被揭露成利益的奴役者。媒体报道的那些表面情况却更加彰显了更黑暗更令人厌恶的勾当。而在这些勾当之后,有人看破了,也不会说出来。说出来是没有用的,说出来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就让它这样吧,这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人,让“起跑线”问题更加突出。
我们在网上看到了太多的牛奶质量问题,学校暴力问题,我们开始更愿意相信好的学校会给予我们更多放心。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为了这一块心头肉,父母甚至是可以割舍自身太多东西。所以在当贫民窟那位父亲知道,自己儿子是因为男主动了手脚的原因而没有入学,痛哭而泣的时候,我能深刻的感受到他的那份痛苦与无奈,感受到他作为父亲的伟大。到之后当他在学校对着皮娅说出“她也是我的孩子”的时候,我已热泪盈眶。
同时与五星级豪华学校对比起来,破旧的公立学校的发展,还有当中那些可爱孩子们的成长,成了这无奈的“起跑线”问题背后的一针安慰剂。
最后说说电影的最后一幕。我认为那样处理的非常不到位,女主的心态变化的过于突然,故意服务电影主题而忽略了人物性格。因为整个电影的走向都是因为女主对于小孩教育的过分关注而引发的,最后一刻的感动过于突兀。当然这样的走向却又是无可奈何而必然的,现实中没法实现的好愿景那只能通过电影展现一下。电影只能给我们造一个梦,然后我们再慢慢揣度那到来的具体时间。
电影评分9/10,极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