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在网上认识的,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也毫无交集,她爱旅行,到各地去,拍各地的美食,风景,然后整理完晒在微博上。她一直就觉得这样挺好,也自在。
他爱在她微博下评论,说这个地方他以前去过,某某样东西很好吃,那里那里很好玩之类的。其实他也没去过,就是感觉评论评论这个地方好像可以欺骗自己也去过。
她从来不回他的信息。
她干什么都习惯自己一个人,毕了业她就来到了这座城市,家里帮她买了房,大城市的生活,她早就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奢靡。偶尔家里人打来电话也总是催他应该找个男朋友了,她听到了却只是笑,说没有碰到合适的。她自己有时也会想,是不是自己一个人久了,好像失去了爱人的能力。她性子凉,她说她跟大多人处不来。
他也是毕了业才来的这座城市,父母说男孩儿就应该去大城市拼拼,一来就是七年,他还只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依旧只是住在潮湿的不满六十平方米的房子里。大城市机会大,压力自然也大,有时他也常常想,七年时光,也不过是经历几个秋。
她最爱去她家附近的一个酒吧,自己一个人找角落坐着,点烟,不喝酒却喝咖啡。来到这里的男男女女狂放热情,双眼迷离,期待着艳遇,期待着一夜情,期待着那些香车宝马的爱情。人们都说这一所酒吧就是艳遇的地方,可她从没觉得,来搭讪的人全都被她的沉默回绝。
后来她随手拍了几张自己居住的城市的照片,配上一大段的文字,但读了感觉有些矫情,删掉重写,发出去时重新写了: 我在这里很好,勿念。
他来评论:好巧,我们在一座城市。
她看了看,没有回复。
他又发:有时间我们见见吧。
等到很晚,她回了:嗯。然后关掉手机。
他笑:明晚八点,城南,White Lovers咖啡馆。
他有些忐忑,不知道她是否会来,他尝试着猜他们见面的情景,然后入睡。
她去的有点晚,大概八点十五才到,她进去,看一眼便知道他坐的地方。虽然没有过交谈,也素未谋面,她坐下,抽出一支烟,点了,扭头看着窗外。
此刻窗外边喧闹的人群,滴滴作响的车辆都在一片灯火中缓缓移动,她想到了那间酒吧。
他问:你喝什么?
“都可以”,她转头看他。
“要两杯Machiatto”他知道她只喝这个,可他还是要问一下,他不想表现的太过热情。
她说:我本来不想来的。
“可你还是来了”他盯着她慵懒又带些憔悴的脸庞,跟想象中的差的并不多,他感觉可以从她的文字中和她拍的那些照片中读到她的样子,那些照片的布景全是冷色调,视角清奇。
“明天我就要走了”她皱了皱眉头。
“去哪? 旅行吗”他问。
“嗯,旅行,生活太无聊了。”她的确感到无聊,什么都无聊,在这座城市中,爱情和生活都一个样子,还有现在,接下去有什么呢,开房,然后各奔东西。
“嗯,挺好,旅行挺好的,以前我也爱旅行,后来就不怎么去了”他用了后来这个时间词,并以此为借口。
她没有说话,她感到好奇,但她没有问,问了又能怎么样呢,听他诉苦?然后引出来一堆的故事?生活已经够复杂的了,过去的她都不去想。
“你抽烟吗?”,她从她的烟盒中抽出一根。
“不了。”他说,后来又加了句“抽烟其实挺不好的。”
接着就是沉默,一大段的沉默。
过了一会儿她问“去你家还是去我家?或者去宾馆?”她吐了一口烟,盯着他看。
他没有看她。
他来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他们之间能有什么,就凭借着那些照片和那些她可能看也没看的评论?他觉她能来完全是因为好奇,就像她对某个她没去过的地方的好奇,其实就是一起喝杯咖啡吧,能做什么呢。他甚至不知道她为什么要问那个问题。
他想起了以前她在世界各地拍的那些照片,想起了自己在她微博下面的评论,那些照片真的挺美的,各种角度,拍的很有水平,是自己评论的原因吧。他想起她在维多利亚布查花园的照片,想起她在曼哈顿时代广场的照片,那些记忆全都在崩塌,破碎,好像自己的的生活一样碎。
他有些后悔,是他打破了这其中的平衡,是自己越线了。
“那去我家吧,离这里挺近”她把烟掐灭,替他们做了决定。
他想到他自己明天早上还要早起,然后坐一个小时公交车上班,今天还有没有完成的工作,已经被催了好多次的房租也还没有交。
他很久没有给自己的爸妈打一个电话了......
一瞬间他感觉自己有些卑微,也感到自己确实有些可笑,他芒刺在背,如坐针毡,放下还没有喝完的咖啡,站起身,仓皇的离开了座位。
她坐着没有动,没有看他,也没有问他什么,她写了了一条微博,发了今天喝咖啡的图片,两杯,配上文字:今天过的很开心。
她走出咖啡馆,摁亮手机,没有解锁,又熄灭了屏幕。
第二天早上,他辞掉了工作,买了回家了火车票。
在回家的车上,他登上微博,删掉了过去的所有的评论,窗外的风景徐徐的移动着,他朝着窗外瞥了几眼,然后在她最新的一条微博下面评论:是啊,很开心,旅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