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十九岁,正值青春年华,在学习和社团间忙碌奔波,既想要诗酒趁年华,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自拔,又想仗剑走天涯,去做兼职当志愿者能够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博得众人喝彩。
刚进入大一时有些不顺从,向往美好的大学生活。那时的自己在军训中加入匕首操女子方队,在别人休息时跑步,训练,学新动作。不是不知道加入后会很辛苦,只是想要走出舒适区,在大学里多尝试自己不会的东西,多学点东西。
然而,其实并没有什么用,现在早已将学过的匕首操忘掉了。
大一上学期很忙,感觉比高三还要忙,在彷徨与期待中慢慢熟悉社团事物,学着去约访,学着记动作,学着在舞台上跳出一支还算好看的舞蹈。这些都是我想要尝试的事物。那时的自己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很累,但也很充实。虽然有时候也会迷茫,哀叹自己忙得连学习的时间都没有了,但抱怨几句有后,还是熬夜熬到十二点写稿写策划做推送。
我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在同一个社团的小伙伴因各种原因逐渐退出时,心里在惋惜的同时为自己鼓气,告诉自己既选择不放弃。
无数的人告诉我,大学学的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大学给你提供各种机会与平台,你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但更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清楚比什么都重要。
确实,我想什么都尝试,逼自己一个人完成整个小组Pre的PPT,明明不会视频制作却跑去报名参加计算机设计大赛学着拍视频学着剪辑,甚至在开学时明明不会跳舞却跑去面试舞队只为一点点没准师姐瞎了眼的可能。
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如此不易,但同时又如此眷顾。
十几岁,正是世界上富有的一群人,拥有时间,梦想以及人生的无数种可能。
上世界文学名著欣赏的老师感慨处于现在这一时期的我们什么都想学,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参加各种活动,学PS,AE,但其实工作时很多你学的东西都是用不上的。对你而言,重要的是经历过而已。
那一刹那,我恍然。确实,作为一个经济人,总得为自己的将来多做打算,为自己的未来积蓄更多的资本。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内心的愉悦与充实感。
上了大学的我比高中时期更为迷茫,各种繁杂的事务将时间分割成一段一段,似乎时间已经不属于我自己了。晚上,回顾今天,发现自己一天都不知道在做什么,尽管忙到连晚饭都还没吃。
我以为我上了大学会有更多的时间泡图书馆看看书,但失望的是,为社团任务为作业绞尽脑汁的时间比一天阅读的时间还要长。
和同学聊天,忆起匆匆的那段高三,才突然发现高三是我看书最多的时间。那时候,班级里是很崇尚读书的,尽管或多或少是为了高考增加自己文章的论据和思考的深度,但无可否认,在一个各种杂志相互传阅,人人手上基本上都有几本文学书籍的班级里,很自然就会受到其影响。因为,你知道,在这个时期这个班级,读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不是像在大学,人人忙社团,偶尔在课前看会课外书都会被人像看稀奇动物一样看着你。
相比起大学,要忙的事多了,选择多了,似乎自己也慢慢变得浮躁了。也许真的是在慢慢成熟吧,开始向成年人一样考量得失,衡量做这件事是否有意义。
其实是有得亦有失吧。象牙塔的生活本是安逸的,你可以享受图书馆上万免费书籍,可以结队参与各种比赛,可以做很多你之前想做的事情,但你知道自己是要走去艰险的社会,去体验人情冷暖。无数的过来人告诉你,大学一定要好好利用,于是我们什么都想尝试,毕竟,多尝试总是好的,对吧?
所以,有时候在感慨自己比国家总统还要忙的时候,也会想大二时要把所有的社团推掉,好好学习好好泡馆。但是,我又怎么知道,大二的我,会不会被其他事物挤压了我的时间呢?
但反思一下自己,自己真的有那么忙吗?起码我是觉得每天都有刷朋友圈的时间的。
所以啊,人其实是个很矛盾的动物,知道自己要努力,什么都想尝试,但总是屈服于安逸,却以一堆事务安慰自己,告诉自己你很忙很忙,伪装自己活得很充实,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的。
说到底,只是想不想去做的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