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有很多美好的时刻,也许是与很多人在一起,也许只是一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但同样不失隽永和美好。
玉渊潭公园是2013年我去怀柔开会前,利用两个多小时的闲暇去的。彼时正是金秋时节,天气渐渐转凉。记得自己还穿得有些多,但依然点缀了些爱美的天性,一条浅紫的纱巾系于颈上,一贯利落不失典雅的短发,还有当时最钟意的黑白色搭配------白色毛绒衣和黑色长裙。那时的心情是悠扬的,一如清晨的微风。
我为什么而快乐,常常,我这样反问自己。让我当时快乐的因素其实是那样虚幻而无形,可我却似乎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心里充满了安全感,无比的轻松㥾意,对别人也是满满的善意。我被爱和强大笼罩,偏偏就是这种无形的因素却使我有了这种变化,我惊叹于精神的力量对人由内而外的支撑是如此有力。
那时,我也经常想到人生是无常的,顺境和逆境经常是周而复始地与人相伴而行,如果以后的路又陷入逆境时,该如何寻找或者设置一种精神上的依靠呢?我一边享受着天时地利人和为我带来的种种快乐,一边形而上地思考“福兮祸倚”这一古老的思辩问题。乐观中带着些许惆怅,是不想让自己因顺境而得意忘形,是为了淡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知晓自己不是甄缳,没有她那样的能力趁势扶摇直上,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我的性子偏偏像山谷里的溪水,喜爱幽静的氛围,即使偶遇强大的臂膀支撑自己,也只想在这臂弯里做一只慵懒的猫,与主人嬉戏,行一场欢乐,续一段缘份而已。我是自然界的产物,如林如风,如花如蝶,如雨如雪,偏偏不如个现代人一样,识实务。
彼时,玉渊潭公园游人甚少,天气微阴。在繁忙嘈杂的大都市里,它倒像是个大隐于仕的隐者一样,郁郁葱葱、绝世独立。又海纳百川,温柔似水地接纳来自各地、各个阶层的都市行人,来这里,一路徜徉,闻闻花香,看看湖泊,登临小山上的亭台,俯瞰一下公园的全貌。放松一下身心,澄清一些尘念,这真不失一个好的去处。中国人,始终都爱恋着山水,也可以说,骨子里都浸透着一种浓厚的山水情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评定一个合格读书人的前提是游历山水、吟咏文章。只有被山水浸润过的灵魂才是一个文人雅士应具有的风骨。山川湖泊的确是灵感的源泉,那些飞鸿游溪、湖光云影激发了多少诗人缱眷的思绪呀。诗意地生活,中国已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
曾几何时,我们欣然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礼,摒弃了古老文化对我们的孕育,我们变的不中不西,不伦不类,我们与时俱进,拼了命地迎接英语四六级考试,却在汉语的口语表达上只是初中生的水平。幸好,我们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又发现了它的魅力所在,那才是我们文化与情感的发源之地。我们重新吟诵唐诗宋词,在那些平平仄仄、起承转合里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美好、看到了凄楚的寂寞、看到了旷古的英雄情怀、看到了隐仕的优雅与淡然。我们发现,古老的文化是这样美好,它们不仅值得我们去学习,还需要我们发扬光大。我们都应该发扬和继承它。
关于玉渊潭公园的记忆是很美好的,尤其当时的心境是那样冲和、明快。一生中,快乐的时刻应该时常想起,这让我们微笑地去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