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容易变成怜悯的对象,善良的人们一般会出于人性的本能,对这些孩子极其容易产生怜悯之心。
而在《孩子:挑战》这本书上,我看到,“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我们的怜悯会加重孩子的残障。事实上,残障的孩子的医护人员都尝尝惊讶于这些孩子规避和客服困难的能力和技巧。专业治疗师也会避免怜悯带来的危险。他们经常看到,本来已经有进步的孩子在过度,同情和怜悯的家长的误导下出现退步甚至崩溃。”“与怜悯相反,治疗师会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并体会其中的成就感。”
这让我想到孩子的祖代在对待自己有障碍的孩子的时候,一般就会过度的呵护和怜悯。而作为父母最好就是平等的对待,只要他稍加努力,或者本来力所能及可以做到的事情都尽量给他空间和时间。这样反而会有利于提升他自身的能力和自信心,也会更促进他的自我成长。
而我们对待其他有缺陷的同胞或者孩子时,最重要的是尊重和接纳,在他们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同时是他自己提出请求时再给予需要的帮助,而不需要过多的保护,或者是过度的帮忙。同时,要避免公开和当面讨论别人的缺陷,即使是出于同情,也不要这样。因为这是一种极度地不尊重,也有可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善良,一定是有空间和距离的善良,是尊重和理解的善良。菩萨心肠,也不能让过度的怜悯阻碍孩子的心理健康,面对不幸、接纳不幸、应对不幸是一种更重要的勇气和能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