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一直是一个让人心痛的话题,自杀的新闻屡见报端。有人自杀是因为抑郁,心理出现了问题;有人自杀是因为想不开,思想出现了问题。心理出现问题需要看心理医生,服用药物干预治疗;思想出现问题就要向思想家请教,找出思想困惑的谜底,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活得清醒、不再迷失。
比如,大家都很关注人生的意义。人终有一死,终有一死的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加缪认为无意义。无意义的人生应该自杀吗?加缪分析认为,肉体上的自杀并不能消解人生有无意义这个问题,信仰宗教这种“哲学上的自杀”也没有实际意义,唯有像西西弗样活着,才能在反抗中升华人生的意义。
加缪关于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思想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选择。除了人生意义,我们还有很多矛盾困惑不知如何破解,比如个人与集体、专制与自由、价值与判断、和谐与冲突、生存与发展、文明与战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虽然想过,但有时摸不清头绪,有时看不清全局陷入偏执,有时则是单纯的主观臆断,缺乏权威理论支撑。想是想了,对不对就不知道了。
虽然上述列举的问题对我们普通人来讲“重要但非紧迫”,但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知道应对这类问题方法,将极大提升我们生活的品质。我们将拥有看穿生活真相的“慧眼”,不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再茫然无措、混混度日。《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就是一本擦亮我们眼睛的灵丹妙药,书中列举的世界级顶尖思想大家用他们的思想智慧,为我们照亮人生的路标,让我们保持清醒,明明白白地活着。
本书汇聚了19位著名学者,他们是20世纪以来西方杰出思想家的代表。这里有直面当今人类“现代的铁笼”的韦伯,有宣告“上帝死了,是我们杀死了上帝!”的尼采,有提出大屠杀是不是“平庸之恶”的阿伦特,有研究“舒适的”不自由的马尔库塞,有探求如何才能实现社会正义的罗尔斯,还有告诉如何“成为你自己”的泰勒,以及提出“历史终结论”与“文明的冲突”的福山与亨廷顿师徒,等等。他们是哲学、思想史、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界的翘楚,他们的思想学说穿透现实迷雾,直击事实真相,为我们看清现实、认清自己提供了思想武器。
这些学说涵盖个人、社会、政治、文明、历史等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思想疑惑,都能在这里得到启发。比如令人困惑的价值多元化。美国政治辩论中有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堕胎合法化。有人依据宗教信条,认为堕胎等于谋杀生命;有人认为这个问题本质是“怀孕女性有没有权利处置自己的身体”,而处置自己的身体是个人的基本权利。双方观点都有道德依据,到底哪一个更正确?韦伯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但他得出的坦然面对矛盾冲突困境并与此共存的启示,有助于我们智性成熟。我们将不会再因为一件分不清对错的事而激烈争论,我们将变得更加平和与从容。
作为一部西方思想史,刘擎教授重点遴选了代表思想家的代表性思想,每一种观点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大影响,专业性毋庸置疑;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作者又以身边故事或典型观点引入,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抽丝剥茧破解现实真相,严谨、严密的思辨性让人叹为观止;而作为一部思想史的入门书籍,刘教授又兼顾了普通读者的接受能力,采取“疑难问题+典型案例+思想阐述”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这些重要思想的生命脉络。专业性、逻辑性与通俗性的统一,让这本书读起来有料又有趣,丝毫没有专业书籍的艰深晦涩、佶屈聱牙。
关注思想,根本在于关注这些思想如何影响现实生活。这既是这些重要思想极富生命力、一直延续至今的原因,也是作者撰写本书的主旨要义所在。比如在全球化视野之下政治学领域,福山提出了“历史终结论”,试图证明西方的自由民主政治是最好的制度选项;而他的老师亨廷顿则针锋相对,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认为世界秩序只能建立在多种文明共存的基础之上。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每一种理论都曾被现实“打脸”,但每一种理论都推动我们不断深化对世界政治的认识。正如作者所言,“但很有可能,世界的真相是在两者之间。”
面对现实世界,想不明白的事情很多。虽然我们不用苦思冥想也可以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地活着,但想明白之后的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却能给你带来再丰富的物质生活都代替不了的精神愉悦。《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通过思想启蒙,带你到达精神愉悦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