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帕金森病虽属现代医学定义的神经系统疾病,但其“肢体震颤、筋脉拘急”之象,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便有对应:“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中医认为,帕金森病的核心病机在于肝肾亏虚为本,风痰瘀阻为标,家属若能从“调脏腑、通经络、养气血”的中医辨证思维入手,可帮助患者延缓病势,重拾生命活力。
黄金法则一:顺时调肝,以柔克刚《内经》指导: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顺应肝木升发之性,可缓解筋脉拘急。
家属实操:
晨起梳头通经:用桃木梳沿头部胆经(双侧颞部)轻梳50次,助肝气条达。
亥时养肝血:夜间21-23点(三焦经当令)用白芍15g+酸枣仁10g煮水泡脚,滋肝阴、安神定颤。
情志疏导法:按压耳穴“肝区”(耳甲艇后下部)配合深呼吸,化解患者郁怒情绪。
黄金法则二:补肾填精,固本培元**
《内经》溯源:“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补肾需兼顾先天与后天。
食疗方案:
黑豆核桃露:黑豆30g(补肾阴)+核桃仁15g(温肾阳)+怀山药20g(健脾),破壁机打成糊,晨起空腹服。
督脉药熨法:用肉桂粉、吴茱萸各5g装入布包,微波加热后沿脊柱(督脉)上下推熨,激发阳气。
禁忌提醒:避免夜间过度饮水,防止肾阳不足者出现尿频、下肢水肿。
黄金法则三:健脾化痰,通络止颤
《内经》智慧:“脾主身之肌肉。”肌肉僵直需从健脾化痰论治。
居家护理:
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每日饭前练习3遍,升清降浊,改善吞咽困难和流涎症状。
陈皮茯苓粥:茯苓20g(健脾渗湿)+陈皮5g(理气化痰)+粳米50g,每周3次,化解痰浊。
循经拍打法:沿脾经(下肢内侧)从三阴交至血海穴轻拍,每次5分钟,促进气血运行。
从《黄帝内经》“治未病”的预防观,到“形神共调”的整体护理观,中医为帕金森患者提供了独特的康复路径。家属不仅是照护者,更是“家庭治疗师”,掌握这些辨证施护的黄金法则,便是用千年智慧为亲人筑起生命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