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蜀汉分舵资深三级拆书家骆轩,分享了非致用类(解释:“致用“一词源于“学以致用”,学习了书中内容即马上可以拿来用的书;非致用类文学书籍,大多数属于虚构类)图书的读书会(拆书课)设计思路。这里借助了AI的力量,与大家分享一下骆轩老师的成果(我对部分内容有归纳整理)。
一 经济周期对学习观念的影响
——经济繁荣期 :学习成本太高,少学习、不学习也能赚到钱,部分人认为学习无用;部分人通过考技能证书、资格证书,快速学习职场技能等,追求职场即时反馈(记得前些年的事,北京的一个分舵会员一年内陆续都跳槽了,都涨薪了);学历与收入挂钩明显。
——经济下行期:人才供给过剩,学历贬值,学习无用论声音增强;大部分人随着收入减少,或者根据对自己收入未来的预期,消费开始降级,优先保障生存刚需;"口红效应"显现,低值易耗品消费增加,如公仔、周边、冰箱贴兴起;大多数人开始降本增效,培训预算逐渐紧缩,加之主题聚焦,形式新颖,读书会逐渐走向企业内部。
——当下,骆轩老师说,“人们不愿意做高耗能的思考,只愿意接受不耗能、低耗能的感官愉悦”。让我看,一个字,又穷又懒!大部分人是“因为能力、心力、愿力不足以应付当下剧烈变化的大环境而产生的“无力感”(骆轩老师语)。
——过去中国改革开放40年,拉长了看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人能够吃上饱饭的时间还不长。古人云,“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看中个人价值、个人情绪价值,必须是肚子管饱以后的事。现在,培养、挖掘、注重个人价值、个人情绪价值的时候,终于该轮到咱们中国人了。
二 非致用与致用类知识对比
——致用类点:费脑费力费钱,压迫感强;即时反馈、工具性强。示例:演讲技巧、销售策略。
——非致用类特点:轻思考,不费脑;长期影响、潜移默化,看似无,其实有;读“无用”之书,有大用。示例:历史小说、哲学著作、人物传记。
三 非致用类书籍的价值
一是更新认知框架 ,提供解读外部世界的视角;帮助构建思维反应模式,帮我们建立看清世界的底层逻辑
二是开拓思维方式,展示人物应对挫折的思考逻辑;一本书,就是一部分人一生一世的写照,看别人不一样人生,起起落落,增强心理韧性,打开新脑洞、新思路,换个角度看问题、看周边、看世界
三是刷新审美体验,提供精神放松与愉悦感;满足高压环境下的情感需求。通过集体阅读、团队碰撞,看到、悟到平常文字之后的人文世界、精神世界,体验一把触动心灵的“原来还可以这样。。。”情感共鸣。
四 非致用类书籍拆解策略
——拆解要点:开头主题引流、中间注重体验、收尾升华给足情绪价值。
——核心方法 :运用故事隐喻、人物性格/语言/行为/选择/决策等维度分析,通过设计情感共鸣环节,探寻、寻找与学习者的价值共鸣点,最终为学员们提供一场满满的情绪价值盛宴。
——拆解秘诀:最熟悉、最头疼的小学生作业入手:学员们小学时代就会的语文课阅读技能:归纳主要内容、提炼中心思想(这段文字主要说了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个意思)。
——流程步骤:一(确)定、二转(化)、三推(升)(我把这三步用中学体育课投铅球的动作来比喻,投铅球步骤东哥我归纳为:第一步为“定”(定位、定势、定气),第二步为“转”(转身、转腰、转体),第三步为“推”(推送、推升、推举,即升华、拔高的意思)。
一(确)定
1.定主题:优先请需求者根据需求来定选题;可根据自己认知到的需求,确定主题。
2.定图书:第一步,向需求者提供确认主题下的书单;第二步,选主受众感兴趣的书籍。
3.定切口:找准切入点(樊登读书里面说的“坡道”)、钩子,解决老虎吃天——没处下嘴的问题,从宏观大方向(马斯洛需求层次里面说及的上层需求)细化到具体主题小方向(下层需求,主打有趣、玩得开心、体验感拉满)。
4.定片段:选择契合主题的片段(拆页)。
二转(化)
——图书转化为故事:聚焦故事三要素:人物、事件、主题。拉长故事线、阅读线,观察人物的身份、欲望、动作,了解事件之核心问题、阻碍、选择、结果,看到针对个人或者团队有正价值或者正面意义的主题。
——非致用转化为致用:What、Why(非致用类的知识、意义,无How)转化为How(致用类方法、行动、工具)。
——此书转化为彼书:通过非致用类内容(What、Why)引申到致用(How)场景,从这本书(非致用类,What、Why)引申到那本书、第三本书、第四本书(致用类,How)。如之前拆书晋级里面有过,从前面的此章节(What、Why)引申到后面的彼章节(How),此书引入彼书的情况。如从历史事件学习管理策略;用文学作品训练沟通技巧。
——书里转化为书外:通过情感朗读、角色扮演、案例讨论、剧本杀、辩论、游戏,深化对故事的有关内容的理解。
——文字转化为情绪:将之前的早年间学习过单机版、一带而过、似懂非懂、似是而非、记忆模糊、道听途说、八卦野史、坊间绯闻、他人他事,转化为顿悟、开窍、啊哈时刻,以及故事角色附体、情绪价值附身、当成自己事的阅读者、投入者。
三推(升)(即升华/拔高之意)
学习者可着手的推升方向:
——从过去推升到当下;
——从牛马推升到组织;
——从悲伤推升到喜悦;
——从当下推升到未来;
——从个体推升到团队;
——从书中推升到书外;
——从魔幻、虚构、虚妄推升到现实;
——从认知推升到情绪;
——从微末推升到宏大;
——从古人推升到今人;
——从他人推升到自己。
拆书家可着手的推升方向:
——从个人到组织;
——从单兵到团队;
——从懈怠到奋起;
——从无望躺平到希望拼搏;
——从茫然无措到目标笃定。
五 拆解活动设计与执行
——核心元素
1.卡牌类:名著人物卡、定制主题卡;
2.影音类:影视片段、广播剧、背景音乐;
3.游戏类:剧本杀、桌游、角色扮演;
4.道具类:画作(如,一起看“清明上河图”“最后的晚餐”)、玩偶、书签、小奖品。
——互动策略
1.分组讨论与剧本编写;
2.角色扮演与捉对“厮杀”;
3.主题升华与情绪价值强化;
4.颁发表演奖等增强参与感;
5.轻思考、重娱乐、重体验。
——应用场景
1.内部培训:党团青工妇专项主题活动;
2.线下体验:国学文化活动、读书会;
3.流量吸引:直播课程、趣味主题分享。
六 典型案例与应用场景
——文学作品:《红楼梦》-解读现代情感与职场关系,还可以拆性格与命运、如何掌控家族运势、饮食、养生、茶艺、服饰、审美 等;《额尔古纳河右岸》-探讨自然共生与信仰力量;《西游记》拆团队、信仰、自驱力、社交关系、人脉发掘;《水浒传》-团伙到团队、个人命运选择、非正式组织的使命,……;马伯庸系列之《长安的荔枝》-项目管理、人脉构建、借力使力、小人物大命运,……
——历史作品:《万历十五年》:分析时代与个体命运;宋朝历史:通过市民阶层故事反映社会变迁。
——人物传记:《苏东坡传》(其他等你来留言栏写)。
七 常用拆解套路
——各自整理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从学生教育时代唯一的标准答案,经历人生淬炼之后、蜕变到现在的多种答案,甚至没有答案;从绝对不正确的否定,到有一定道理的肯定;从可以口说、笔写,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以言表;从一个标准药方,到千人千方;从独角戏到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难得享受到不同意见、不同意思,不被否定,而被听见、被接纳、被认同的爽感。
——野史、秘闻、八卦、逻辑自洽的阴谋论来吸引听众;百家讲坛,有影响力的,大多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刘关张、五虎将。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管窥豹,一叶知秋,从细节拓展到大背景、大历史、大场景、大画面。
——官与民、红道与黑道、正与邪、A面与B面、工作与生活、台上与台下、前台与后台、当面与背面。
——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高光之前与之后、屠龙之前前后后。
——套用PPT制作四个原则:对比、对齐、重复、亲近(请自己脑洞)。
八 AI在书籍拆解中的应用
——辅助在指定主题下初筛推荐书单。
——辅助将一个主题细化为N个子主题;从大方向(如人物性格)到小主题(如情绪管理)。
——喂养AI有关素材,可明确到具体拆页,生成符合书籍版本的具体内容、拆书稿。
——辅助优化内容生成:自动生成课程大纲与片段分析;匹配相关故事情节或案例。
——辅助提升拆书效率:减少准备时间,提高内容质量。
——支持大片段深入讲解而非碎片化拆页。
——辅助生成互动问题与讨论点、活动深度设计。
——防止AI幻觉忽悠咱们,你得懂专业,你得动手确认。
九️️️ 拆书技能的运用
——主题设计;让AI给我们生成足够的选择项。
——开场、图书介绍、主题导入、R、I、A1、结尾,不用多说,对应哪些环节,拆书家们懂滴都懂。
——A3,现场活动设计环节,情绪价值设计重点环节;轻认知压迫感,少烧脑思考卡顿;多肢体接触、多身体表达、多语言陈述、多情感表达。
——A2,轻承诺、少作业、少压迫感、轻布置。
东哥的思考:时代的趋势下,顺应是最好的策略;能用好AI的前提是你得懂业务、得懂专业。
东哥,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