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唐斬,一个梦想以文字为业的读书人,这是我的第 312 篇个人原创,欢迎关注。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4·23读书节”,聊聊读书的话题。
我自己是重度阅读爱好者,直到今天阅读都是我接收信息最主要的方式,没有之一。当对这个世界或某样东西、某个问题产生疑惑的时候,我的本能反应就是先找本相关的书来看,有时需要多找几本,看完之后如果问题还得不到解决,我再想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不过就像任何一枚硬币都必然有两面,我从不相信这世界上有什么事情只有单方面的好处或坏处,所以当今天所有人都在大讲特讲读书的种种好处时,我想做个异类,来聊聊读书的坏处——真正的坏处,不加引号那种。
在我看来,读书的坏处至少有以下几个。
第一,对有些人来说,“开眼”未必是好事。据说学艺术的人都必须要经历一个阶段,叫做“开眼”,大意是指认真去观看那些艺术史上登峰造极的精品杰作,然后对整个艺术的发展脉络有个大致的了解,知晓那些惊才绝艳的天才大牛们曾经把这个行业提升到过怎样令后世望尘莫及的高度。
曾经在画家陈丹青的某个访谈视频里就听他提到过他的一段类似的经历。他说自己没出国之前一直都认为自己画得挺好,洋洋得意了好久,直到在欧洲看到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之后,才发觉曾经的自己有多么无知。自己想做的事情别人早就做到过,而且还做得那么好,看起来自己永远都无法超越了,顿时剩下的只有沮丧。
高晓松也曾在节目里说过,当他读到《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辈子就算命运再悲惨10000倍,再经历多少次生离死别的暴击,也都不可能写出那样的文字来,于是感到的就只有深深的幻灭和绝望。
读书也是如此。不读书的时候,我们无知无畏,因为不知道“自己很无知”的事实,反而因此拥有了一种“蒙昧的幸福”。当你读书越多,知道的越多,你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更多,“已知圈”越大,“未知圈”就更大,于是痛苦和焦虑也就随之而来。以“有涯”求“无涯”的悲催命运,你终其一生都无法逃脱。“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就是“开眼”之后的必然结果。
第二,许多人读书读成了“尽信书”的呆子,以至于分不清书本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差异。这些人正如钱钟书在《围城》里所说,不读书的时候上人的当,读了书之后上印刷品的当。其实书跟人一样,有圣贤就有恶魔,有精华就有糟粕。如果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双善于分辨的慧眼,就很容易被书本所骗。
我本人对宗教并无偏见,但是看到某些直到今天不管科学领域有什么最新发现,他都能在各种古老的宗教典籍中找出相关解释,以证明他所信仰的神灵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我还是感到既震惊又无语。
还有,在所谓“国学”领域,也有一群人试图用《易经》之类的传统经典来解释当今世间的一切现象。在他们眼里,今天所遇到的一切问题,老祖宗早就微言大义地阐述过了,我等后辈只需要照本宣科地遵循就万事大吉了。
事实上,书本远远不是真实世界,它是作者对真实世界的提炼、简化和艺术加工(多见于虚构类作品)。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每本书的结构、内容都要遵循诸如“由浅入深”、“逻辑顺畅”之类的原则,因此它们常常显得比现实更“平滑”。
然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现实世界的精简和“扭曲”:真实世界往往更加坑洼险峻,更加不可预料,也从不讲究什么逻辑规则。如果把书本比作光洁温润的玉饰珠宝,那真实世界就是粗粝丑陋未经雕琢的璞石。分不清两者差异的书呆子们,很容易陷入脱离现实的误区。
第三,读书越多的人往往越容易产生“知道就是做到”的错觉,养成“知行脱节”的毛病。明明从未经历过人生的惊涛骇浪,读过别人历经风浪的故事,就好像自己也经历了一样。明明没亲自到过某个地方,看过几张照片收集过一些资料,内心就觉得已经去过了一样。读过几本兵书,就感觉可以上阵指挥千军万马摧城拔寨了;听过几个热血的创业故事,就喜欢指导真正的实干者们如何把企业做到上市去纳斯达克敲钟了。
说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一塌糊涂。把幻觉当作真实,把眼界当作能力。手里有把锤子,就看什么都像钉子。读过几本书,就觉得书籍是世界上一切问题的解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千年前就说得明明白白的箴言,他们却总是置若罔闻,何其幼稚,何其天真。
其实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多,除了读书,至少还有行路、做事、见人。只不过相比起来,读书的综合成本最低而已。
说了这么多读书的坏话,难道我们以后就不读书了?当然不是,不但要读,还要读得更多更精——它成本最低呀。跟读书获得的好处比起来,它的这些坏处顶多算白璧微瑕。确实有因为吃饭而噎死的人,难道从此不吃饭了?我只不过想在这里提醒所有爱读书的人:要客观看待读书这件事,不要因为爱读书就陷入了对于读书的执念,仅此而已。
所以从不读书的人,不需要妄自菲薄;热爱读书的人,也不必要妄自尊大。读与不读,保持平常心就好。
世界读书日,祝各位书友阅读愉快,也祝各位非书友自得其乐。
《如是我闻》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