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大扁叔叔
“到时来参加我的婚礼哈。”
“哇,真的假的?这么突然的。”
“是啦,选好日子,就定了。提前请好假哦。”
“好,一定抽空去。”
临近年底,似乎感情的事也需要经历验收的过程,时不时就会有婚礼邀请,打乱大扁叔叔本来就忙碌不已的生活节奏。
不过,到了小孩见到就叫叔叔的年纪,这种事情多了也实属寻常。
反倒是自己,老大不小了,婚姻生活还没着落,最不正常。
最近一段时间,有个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感情经历。很不幸,她“没人要”,单身到现在。
这阵子以来,家里又给她安排了一次相亲,换做是以前,她绝对是百般拒绝。
不过,她现在似乎变得佛系了些,不悲不喜,该去会去。
也许,时间流逝带来的不只是日期的变化,而更多的是心智上的成熟。
听到她吐槽男方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而且都言之凿凿,有理有据。
大扁叔叔颇受触动,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
也不是说女方要求的就绝对是正确的,只是她提出来的建议可以作为参考。
相亲,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会更看重现实情况,追求实际结果。已经不是谈恋爱那么简单了,没有那么多甜言蜜语,有的只是柴米油盐。
大扁叔叔心想,可能有不少人正是因为看到了婚姻生活的平淡无味,所以才怅然若失,在心里暗暗发誓,不要轻易低头。
可是,一直抬着头,眼下可能对的人,不经意间就错过了。
“最近感情怎么样?”
“我?就那样。”
“要抓紧时间啦,可以结婚了。”
“男人四十一枝花呢。”
“到四十不得给唾沫给淹了。”
“感情生活是自己的。”
类似的对话,大扁叔叔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次了,早已见怪不怪,还能对答如流。
实际上,并非自己很有想法,不急不忙,而只是在回怼中寻求自我安慰罢了。
“他们都有了,也打算结婚,你也要快点啊。”
这是好事,大扁叔叔心存善意,祝福他们。
可是,这怎么能比?怎么能这样比?是否早点结婚,相较于身边的人,人生才算取得了小成功?这成功要这么攀比的话,大扁叔叔宁可不要。
在电影《青梅竹马》里头,有这么一句话:“结婚不是万灵丹,只是短暂的希望,让你以为一切可以重新开始的幻觉。”真的只是短暂的希望罢了,而并不是令人喝彩和津津乐道的小成功。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同,没有谁可以决定谁以后的人生该怎么过。“人是不可能让另一个人去教他怎么活下去,怎么过日子,那是很悲哀的。”杨德昌导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一一》里头发自内心的提醒,让大扁叔叔受益匪浅。
网友也就算了,街坊邻居也罢,可是,往往是身边自己最爱的人,更会想方设法地教你怎么活下去,怎么过日子。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不听老人言,而是觉得,总得让自己亲身经历一次,尝到了酸甜苦辣,才能够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独立自主地应对接下来的人生。
这样想想,吃亏也未尝不是一种福分。
是时候了,先请个假吧,去别人成长的地方,见证一场精心安排的婚礼,刺激那颗早点结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