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之偶然,看到朋友在朋友圈推荐的一本书《这才是心理学》,一直以来,我对这类书名的书,有排斥心理,但看了书封面的英文书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而且好友强烈推荐,试读下。没想到,书到手,前后翻了翻,竟然想一口气读完,因为这完全打破了我对心理学的一个认知。
现在想想,多年前一档子《对话》节目里,主持人沈冰想了解经济学,吴敬琏说节目下来后,给沈冰开个书单,教授节目上讲,书单比读书更重要。当时对吴教授的话理解还是理解很深的,因为平时自己买书是随意的,没有分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目标,基本就是跟潮流。后来,对选书比较看重了,假如想了解一门学科,一般都会从学科发展史去了解,然后再去梳理和买书。
可心理学不一样,一直以来,也许“心理”这个词离自我最近,就象这本《这才是心理学》结尾时讲“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关于人类行为的理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理论,我们该怎样活下去。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人人都是心理学家。”哈哈,我觉得我是个心理学家。既然是这个认知,那还会想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吗?看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确实“这才是心理学”,也理解了译者。
如果用一话来概括本书,《这才是心理学》告诉读者,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学科,我们要用科学方法来理解行为。书中提到科学地认知心理学,从科学的思维框架关注:
书中列出了很多案例和成果,有些案例非常有意思,啼笑皆非,给读者一个分析和理解的过程,此书给一个非专业读者的启发,科学的认知心理学,并用科学的原则分析行为。读完此书,发现只要仔细观察,生活中太多的行为用科学的心理学分析,就会更加接近对现实的理解。
看完书,刚好就有一例子,昨天孩子说他都可当医生,为什么呢?因为只要生过一次某种病就知道怎么治了,反正医生每次开的药都一样,是的,我们常言道久病成医嘛。如果没读这本书,我对孩子的话也不以为然,但正在看这本书,我就问孩子:
“那所有同类病人你都可以治吗?”。
“当然可以了”,孩子答。
“那你保证100%的治愈吗?”。
“当然了,我给他们开同样的药呀。”孩子应声。
“如果不能100%治愈呢?”我问道。
“那就是药厂的事了。”
从我和孩子这段对话中,孩子由于缺乏对概率的正确认知,典型地用偶然性去预知一系列事件。
我们每天身边发生大量地事件,如果我们能学点真正的心理学知识,或者对心理学有一个科学的认知,指导一下我们对行为的逻辑性和理性的分析,足以。
我想这就是这本书能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