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萃泰山

授课:周郢(ying)

一、万古乾坤五岳宗———泰山文化的连续性

岁二月,舜东巡狩,柴,望。

西汉汉宣帝:五岳之尊

唐玄宗:五岳独尊;宋真宗:五岳之首,万物之始;忽必烈:封禅泰山;

二、一统山河万里长———泰山文化的统一性

公元前219,秦始皇封禅大典在泰山举行;

公元110年,汉武帝刘彻先后8次封禅泰山;

公元56年,光武帝刘秀:永兹一宇,垂于后昆;

隋文帝:祭祀大典

1684年,康熙亲祀泰山:云峰

隋书:天下一统,焚柴泰山。

三、犹借沧溟日日新———泰山文化的创新性

转变:由统治王朝的神权君权向中华民族精神风骨的载体

易君左:泰山为定国山,以其精神消灭富士山魔影

四、泰山万象均包容———泰山文化的包容性

李斯: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泰山儒释道三教并尊

外国人:云禅寺、衔草寺、普照寺

公元666年大年初一,唐高宗、武则天同至,封禅泰山(九部乐)

五、天下之安若泰山———泰山文化的和平性

雄重盘礴的山体,平安、安定、祥和之意,中华文化的晴雨表,文化史的缩影。登泰山而揽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