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对个人分享的认识
谈到分享这个话题,我不得回顾一下我开通公众号至今的感悟。去年3月份我觉得自己需要和朋友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开通了公众号,当初的目的是想着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自己认为好的建议分享给大家。一年下来写了20多篇文章,大多数是自己通过实践总结得出的结论。今天站在当初的起点来看,自己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了,想的有些简单了,但自己是发自内心地想通过分享来影响更多追求成长的伙伴们。
现在的分享状态
微信分享功能的变化
一年前的时候大家都在发朋友圈,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刷朋友圈,浏览各种碎片化的知识。
现在的朋友圈已经不如从前那么火了,有好多人关闭了朋友圈,其实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对于自己来说:刷朋友圈太浪费时间,一眨眼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2.对于分享朋友圈的朋友来说:
a.转发我从论证的信息,不知真假,这是相对好一点的;
b.各种炫,天气,心情,包包等,不能为他人带来正能量;
c.直接就是广告,好比集市上摆摊的,不停地发(叫卖);
3.对于微信平台来说,功能也没有太大的改善,只是增加了分组查看的功能,从这一点上可推断出微信要弱化朋友圈的功能。
从年初我逐渐发现微信的群功能开始发力,各种群聊,有的是行业交流群,有的是办公交流群,还有的事兴趣爱好交流群等等。群聊发展这么火爆,在我看来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群分享的兴起,原来的线下活动,好多都移植到了群里,各种分享课只要你愿意听总可以找到相应的群。有的群分享是免费的,有的是象征性付费的,有的是你想单次付费参加都不可以的,对不起人家是会员制。当然了群聊的发展也少不了红包的贡献,比如在群内拉票的,做广告的都需要发红包,红包越多,群里潜水的就越少,群里的气氛就越活跃。
综上,不论是付费分享也好,红包也好,都要用到微信支付,是微信支付平台的力量打通了知识需求方和接受方,让各种知识可以快速地体现其价值。而且是很有针对性地,有目标地习得,远远超越了自学或百度的效率。
分答的兴起
大约在年中时,有一款叫做分答的APP推出了,它的推出给知识明码标价了,而且是以回答问题的方式,你提给其他人提的问题是有明确价格的,而且这个问题被越多的人收听,你收回成本的可能性越高,也就是说有越多的人关注收听你提的问题,你和回答者都能获得不错的分成。这种商业运作的模式,不仅加快了知识变现的速度,而且让更多关注同一个问题的人聚集起来容易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这就说明了只要开通分答的专家足够的多,你提的问题越好(收听的人多)你的知名度和收入就会越高,所以学会提问已成为当务之急。悲催的是大多数的人被教育成不会思维僵化,不会思考的人,那么好问题从何而来呢?
得到 的推出
罗辑思维已经成为了众多朋友关注的热点,有好多朋友每天必听罗胖早上的60秒经典语音。这也是罗辑思维最初的定位,内容为王,以输出内容来获取利润实现价值。但至从罗胖在该平台上卖月饼,卖桃子等电商行为的实施,让粉丝们很是不能理解,这种行动的初衷不用说肯定是为了快速赚取利润,但它偏离了原始的定位,内容为王。我猜测罗辑思维内部也经历了不断地检视,回归到了原点,以内容取胜,于是得到APP诞生了。得到是做什么的呢,我个人认为它是输出知识的,他是以电商的形式来卖知识,满足知识需求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现在我对分享的认识
知识是有价值的,目前来看短期内要获取知识需要依靠付费来获得。但长期来看,由于个体对知识的需求差别较大,按照KK(凯文凯利)的长尾理论来说,不同的个性化的知识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而且几乎趋于免费。KK在《必然》中也强调了这一点:
根据一份针对2784位开源开发者的调查,他们无偿工作的最主要动机就是“学习并发展新的技能”。
一位学者是这样解释的(大致意思):“无偿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改进我自己那糟糕的软件。”
太过明显的政治意图基本上都不具实用性。
物联网与其说是受经济学支配的产物,莫不如说是由分享意愿驱动的作品。
下一步行动?
那么问题来了,就目前的知识掌握程度来看,你拿什么来分享呢?从现在开始给自己明确的定位,聚焦专业方向,梳理出该专业的知识体系及标准化操作流程。
适度关闭朋友圈,减少碎片化时间的浪费,把这些碎片化的时间用在系统地梳理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