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悦明/舍与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小,我的爸爸就告诉我要做一个大方、舍得的人,不要做小气之人,因为毕竟有舍才会有得啊。

    所以,我每次该舍得时就会舍得。但我经常思索究竟是先舍后得,还是先得后舍?老是拿捏不定。

    思索良久,我决定到图书馆去一探究竟。拿起一本素材本,一则故事映入眼帘,我读了起来。

    一个果园,来了一个孩子,看见老爷爷正站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他拿起一根枝条,说:“老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啊!”

    老爷爷摸着孩子的头,笑着说:“傻孩子,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看完,从老爷爷的话里我似乎领略出了些许意味。

    “剪掉它们,果树才会长得更好呢!”老爷爷的意思应该是指“舍得”吧,只有舍去了这些吸收大量养分的枝条,让树充分的吸收才能让果树长得更好。

    深夜,躺在床上,仍想着这个问题。

    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就一定是先有舍才有得么?可如果得了,那会不会再次变成“得舍”?

    我实在想不通,跑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当然是先舍后得了。就像你先舍得对一个人好,久了,人家也会对你好,你舍得得对别人好,别人不会亏待你,你舍了一些东西,自然会得一些东西。”

    爸爸的话我总算明白了,人都要先舍后才会得,只有这样才能人人都有幸福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