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来自“知乎”:
“我还爱他,但他早已符合所有不爱你的表现。不想成仇,毕竟在一起的时候,真心真意。”
潮鸟:
离开就是离开,需要“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开”也许依然是想在对方心中留有一个“有吸引力”的印象,以离开为“引”,诱对方保持渴望或再生渴望。实际上还是不想离开,或离不开。
离开,其实是一个庞大而有趣的话题。
单就你提供的这句资料而言,我们需要澄清的要素还有很多。如果你真的想“有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开”——
1、向内澄清“有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开”背后的动机;
(1)第一段。以离开为诱惑,还是想在一起,那么通过以下的做法,我们依然可以走向这个方向;
(2)“我希望在分手的时候遇见不一样的自己,我想看看,我可以怎样来领略分手。”“有体面有尊严地分手”,我们还可以理解为,我希望自己在分手时拥有承担这段关系的力量。”
这里的承担包括,承担对对方的希冀、期待落空,承担丧失关系的哀伤,承担小孩子一般对对方的不满,承担暂时的挫败感,承担此刻的不甘心......
当你愿意首先面向自己开始澄清“我到底想干嘛”的时候,负责就开始了,自尊也在充盈中。
在你的自我澄清开始后,我认为“分手”的准备就开始了,结局不一定是分手,但面向自己的澄清一定是诚心诚意的。
我先来说一下这个准备的重要性。两性之间,有的人是在无限消磨后忍无可忍分开,有的人是冲动分手,而有的人则是耐受住离别的磋磨,反复地经历,直到彻底完成处理。
前两种很容易带着“感情残渣”继续生活,继续进入下一段关系,也就是许多人讲的,“好像每段感情到最后都一样”,因为他们为了最快摆脱“分与不分”的焦虑,“丧失”的痛苦,更愿意很快呈现出“好了”,“翻篇了”,那么无意识层面的依恋模式也好、情感模式也好,都没能通过这次经历意识化,她/他就很容易如牵线木偶一般,无觉知地带着自己的模式化行为和认知进入下一段关系。
自己没有改变,你创造的关系就不会变。自己没有改变,你创造的关系就不会变。我所理解的“有体面有尊严的分离”是从内部完成分离,这是真正的离开与轻装上阵。
2、更进一步的负责、更进一步的体面、更进一步的自尊意味着双方开始对关系进行探讨。
当然,这相当考验双方的能力。你需要有强烈的意愿通过现在的经历收回自己的力量。伴侣不一定有能力和你探讨关系,但这实际上是融合的两人之间一定会做的功课。
你的感受怎么样,你关注到的他怎么样,你期待他如何对你,你需要他如何对你,他是否愿意;反过来,他是否也愿意逐渐坦诚自己的内心。而彼此又是否耐受对方真实的想法,愿意聆听而不抱怨。
为“分手”做准备,和为“融合”做努力,实际上是差不多的动作。
以上动作均具有冒险性。因为当我们在向对方表达需要和期待的时候,实际上是露出自己柔软和脆弱的一面,这一面如果遭受拒绝或感到被攻击,是很痛的,有的人甚至会因此感到破碎,所以,当你敢于向对方如此袒露,去碰撞他是否仍然是可以继续的伴侣时,你就真的在收回自己的力量,你也在真实地为关系负责,为自己负责。
成熟的两性之间,察觉爱意和耐心的降低时,就已经可以探讨关系了,就是自尊、自爱、自重的表现。如若你要的不是“表演体面”,而是真正的尊严,可以考虑这条路。
3、分手要什么尊严,要什么体面?
我认为不要脸不要面地体验自己,才是最负责的分手,哈哈哈!
(1)分手是可以反复进行地。因为我们的分离焦虑可能会导致我们耐不住痛苦又缺乏不回头的能力。所以反复回头。不要评判自己嘛。你反复回头,反复带着自我澄清和觉察,去碰撞他是否是那个合适的对象,是可以的呀。只要自己不评判,老天是不会评判你的!
为什么我们反复回头呢?从某一层面来讲,我们通过反复回头确认那个幻想的对象不可用了。一开始幻想很梦幻啊,他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当期待一次次落空,当联结的需要一次次不被满足,你的理想关系并没有达成的时候,你就要审视自己是否对对方持有幻想,而不是与真实的他交往;当你愿意看到更真实的他,而去确认自己的心意时,你就可以更负责任地考虑继续关系还是坚定分手。这个过程需要能力,有的人一眼能识别,有的人需要反复回去看,这时“反复”就是必要的。
所有际遇都是用来收回自己的。你可以想象自己散在宇宙空间里,因为散的距离太开了,你摸不到自己,常常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无法做出最有利于长远的决定,但通过一次次的生命际遇,尤其是亲密关系,你就让宇宙中散落的自己一点点聚合,你越来越能摸到自己的脉,越来越知道自己真实所想,真实所需,这就是“整合”。
这里头要什么脸面啊。要的是真正的自己。我要是不愿意分手,抱着对方大腿撒泼也是可以的。我要是被刺得痛不欲生了,我就承担痛不欲生,自己碎,自己拼,要什么体面?唯一的体面就是真诚,唯一的真诚是面向自己的真诚,你在外头撑多少门面也捡不回一块自己,而面向自己的诚实,拿回的就是实打实的。
(2)你确实会逐渐意识到,对爱人保有幻想不是长久之道。你问题中的“他早已符合所有不爱你的表现”,其实就有很大信息量。
什么样叫“爱你”,而什么样就是“不爱你”,这需要澄清哦。如果你一直如同宝宝一样期待着对方,那么,对方其实是你投射的理想化父母,并不完全被你视为两性伴侣。当他把你当做一个成年人来对待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感觉到“他不够爱你”,作为孩子的你需要得更多,而他已经默认你成年了,或者他尚未觉察到的那部分在要求你成年。
而你,需要长大。
一个人是流动的,他本来就会变。两性之间如果一个人在成长(我指的是心灵力量),而另一个人没有成长,或速度相对较慢,那么两个人之间就会发生不同步、不同频,要么一起成长,要么,关系面临枯萎。
所以啊,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为自己、为关系做的有很多很多。会有举步维艰的时刻,也会爽到飞起。你拿回的是自己的力量,你的每一步都是为自己在走。关键不是分与不分的结果,关键在你有没有好好使用这段关系,有没有学会使用世界给你的资源。
祝顺利,祝爽翻~
祝你体验到“拥有自己”的欢乐。